成语拼音:mù jǐng cán guāng
成语解释:犹言夕阳残照。比喻年老体衰,临近死亡。
成语出处: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六卷:“窃以暮景残光,能余几日;酬恩报义,正在今时。”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晚年等
繁体字形:暮景殘光
英文翻译:Twilight
暮:1.傍晚:暮色。朝三暮四。2.(时间)将尽;晚:暮春。暮年。天寒岁暮。3.姓。
景:[jǐng]1.环境的风光:景色。景致。景物。景观。景气(a.景色;b.指经济繁荣现象,统指兴旺)。景深。2.情况,状况:景象。景况。年景。3.佩服,敬慕:景仰。景慕。4.高,大:景行(xíng),也读作景行(háng)。5.姓。[yǐng]古同“影”,影子。
残:1.不完整:残本。2.快完的;剩下的:残冬。残羹剩饭。3.伤害;使不完整:摧残。4.凶恶:残暴。
光:1.通常指照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以及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也叫光波、光线。2.景物:风光。春光明媚。3.光彩;荣誉:为国增光。4.比喻好处:沾光。叨光。借光。5.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光临。光顾。6.光大;使显耀:光前裕后。光宗耀祖。7.明亮:光明。光泽。8.光滑;光溜:磨光。这种纸很光。9.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光。用光。把敌人消灭光。10.姓。
暮景残光这个词,乍一听像是描写夕阳西下的场景,但它的内涵远比字面意思丰富。比如一位退休老教师整理教案时,窗外的夕阳恰好洒在泛黄的笔记本上,这一刻的暮景残光既是对职业生涯的告别,也是智慧沉淀的见证。
有人可能会问:暮景残光和"夕阳无限好"有什么区别?前者更强调珍贵事物的消逝过程,后者侧重美好事物的客观存在。比如社区里最后一家传统豆腐坊关闭前,老师傅在黄昏中磨豆子的场景,就是典型的暮景残光——既有对传统手艺失传的遗憾,也饱含对匠人精神的敬意。
在当代社会,暮景残光的意象其实随处可见。老城区改造前街坊们围坐纳凉的情景,纸质书爱好者捧着旧书在图书馆闭馆前阅读的画面,这些日常场景都在诠释着时光流逝中的独特美感。我常想,正是这些看似即将消逝的美好,构成了文明传承的重要纽带。
或许有人疑惑:强调暮景残光会不会显得消极?其实不然。就像摄影师追逐魔幻时刻的光线,意识到美好事物的短暂性,反而能激发人们更用心的珍惜。那些记录古建筑细节的测绘师,那些抢救方言的语音采集者,他们的工作本质上都是在暮景残光中寻找永恒价值。
在这个追求"新"与"快"的时代,学会欣赏暮景残光中的美,或许能帮助我们找到更从容的生活节奏。就像春日的樱花,正因为知道花期短暂,人们才会在盛开时驻足欣赏。这种对转瞬即逝美好的珍视,何尝不是对生命本身的温柔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