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ù jǐng sāng yú
成语解释:夕阳斜照在桑树和榆树顶端,一派黄昏景象。比喻晚年的时光。桑榆,古人以为是日所入处。
成语出处:三国 魏 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南朝 梁 萧统《文选 刘铄〈拟古二首〉》:“愿垂薄暮景,照妾桑榆时。”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暮景桑榆
英文翻译:Sangyu in twilight
暮:1.傍晚:暮色。朝三暮四。2.(时间)将尽;晚:暮春。暮年。天寒岁暮。3.姓。
景:[jǐng]1.环境的风光:景色。景致。景物。景观。景气(a.景色;b.指经济繁荣现象,统指兴旺)。景深。2.情况,状况:景象。景况。年景。3.佩服,敬慕:景仰。景慕。4.高,大:景行(xíng),也读作景行(háng)。5.姓。[yǐng]古同“影”,影子。
桑:1.桑树,落叶乔木,树皮有浅裂,叶子卵形,花黄绿色。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穗可以吃,嫩枝、根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2.(Sāng)姓。
榆:1.榆树,落叶乔木,叶子卵形,花有短梗。翅果倒卵形,叫榆钱。木材可供建筑或制器具用。2.(Yú)姓。
暮景桑榆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夕阳下的桑树和榆树,其实它常用来比喻人到晚年或事物的后期阶段。比如一位退休教师每天在社区教孩子写字,邻居夸他"暮景桑榆犹未晚",既点出了年龄阶段,又赞美了他持续发光发热的状态。
有人可能会问:暮景桑榆只能用来形容年龄吗?其实这个成语的妙处在于它的延伸义。就像春天最后绽放的樱花,虽然临近花期尾声,反而开得格外绚烂。某科技公司在产品更迭期推出的经典款手机,就被媒体称为"行业暮景中的桑榆之辉",既承认了产品周期的规律,又突显了其特殊价值。
我曾在登山时遇到过生动例证。当我们爬到海拔4000米时,向导指着远处说:"别看现在云雾缭绕,等暮景桑榆时分,云海会变成金红色。"果然,当太阳西斜时,原本灰蒙蒙的云层突然像被点燃般绚烂,印证了后期阶段往往蕴藏着独特的美。
现代人常把暮景桑榆局限在年龄层面,我觉得这个成语更适合看作时间维度的比喻。就像马拉松最后五公里,既是体力的尾声,也是意志力的决胜期。某创业者在公司被收购后,用这笔资金扶持青年创业者,正是将暮景转化为新起点的典型案例。
当我们谈论暮景桑榆时,本质上在讨论时间价值的多维性。就像古琴的余韵往往比拨弦瞬间更悠长,很多事物的后期阶段反而能激发出特别的光彩。重要的是保持开放心态,既不抗拒自然规律,也不放弃每个阶段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