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uàng shì yì cái
成语解释:旷世:绝代;空前。逸才:超人的才智。当代少见的出众的才能。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伯喈旷世逸才,若使续成汉史,诚为盛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才能出众的人
繁体字形:曠丗逸才
英文翻译:a man of brilliance unequalled by contemporaries
旷:1.空而宽阔:旷野。地旷人稀。2.心境开阔:旷达。心旷神怡。3.耽误;荒废:旷课。旷工。旷日废时。4.相互配合的两个零件(如轴和孔、键和键槽等)的间隙大于所要求的范围;衣着过于肥大,不合体:车轴旷了。螺丝旷了。这双鞋我穿着太旷了。5.姓。
世:1.时代:近世。当世。2.人的一生:一生一世。3.一代传一代的:世医。世交。4.指有世交关系的:世叔。5.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第十五世孙。6.世界;社会:举世无双。公之于世。7.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
逸:1.安乐;安闲:安逸。以逸待劳。一劳永逸。2.逃跑:奔逸。逃逸。3.避世隐居:隐逸。逸民。4.散失;失传:逸文。逸书。逸事。逸闻。5.超过一般:超逸。逸群。
才:1.才能:德才兼备。多才多艺。这人很有才。2.有才能的人:干才。奇才。3.姓。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才来就要走?5.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他说星期三动身,到星期五才走。大风到晚上才住了。6.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把工作做好。7.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经他解释之后,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8.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这个工厂开办时才几十个工人。别人一天干的活儿他三天才干完。9.表示强调所说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麦子长得才好呢。我才不信呢!
“旷世逸才”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它究竟适合用在哪里呢?举个具体例子:当一个农村出身的程序员开发出颠覆全球支付系统的区块链技术,媒体可能会称他为“旷世逸才”。这里的关键在于“超越时代”和“稀缺性”——既强调其才能的突破性,也暗示这种人物百年难遇。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到处都说某某是天才,这词会不会用得太随便了?”这个问题正好点出了成语的正确用法。比如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时,学界确实视其为旷世逸才;但某个少年考上名校,用这个词就显得夸张了。关键区别在于是否真正改变了某个领域的认知边界,而不仅仅是比常人优秀。
在艺术领域,这个成语常带着浪漫色彩。想象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创作者,那些连名字都没留下的画工,用矿物颜料在幽暗洞窟中绘制飞天——千年后当现代人看到这些作品时,“旷世逸才”的感慨便自然流露。这种用法不再局限于个人,而是对集体智慧结晶的致敬。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有时会产生误解。比如总有人觉得旷世逸才都是“横空出世”,却忽略了背后的积累过程。王羲之写《兰亭序》看似即兴发挥,实则他每天练字洗笔染黑整个池塘。这说明即便是超凡之才,也需要在特定领域持续深耕才能绽放光芒。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对“旷世逸才”的认知正在发生变化。过去可能更注重个人英雄主义式的突破,如今则更看重跨界融合能力。就像马斯克既懂航天工程又会设计商业模式,这种复合型创新者或许更符合当代对旷世逸才的想象。毕竟,单点突破在信息爆炸时代已越来越难。
当我们使用这个成语时,本质上是在表达对突破性思维的惊叹。它像面镜子,既映照出人类智慧的璀璨时刻,也折射出每个时代对“卓越”的不同定义。或许下一个旷世逸才正在某个车库或实验室里,用我们尚未理解的方式重新定义可能性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