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í
  • fé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í bù kě féng

成语解释:逢:遭遇,遇见。大好时机平日不易遇到

成语出处:《魏书·薛安都传》:“机事难遇,时不可逢。”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繁体字形:時不可逢

英文翻译:Time cannot be met

时不可逢的意思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可:[kě]1.许可:认可。2.能够:牢不可破。3.值得:可爱。4.连词。却;可是。表示转折:他年纪不大,力气可不小。5.副词。1.表示强调: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2.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你可知道?。都说这办法好,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6.适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词。大约:年可二十。[kè]〔可汗〕简称汗。古代鲜卑、突厥(jué)、回纥(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汗(hán)。

逢:1.遇到;遇见:相逢。逢场作戏。千载难逢。每逢佳节倍思亲。2.姓。

成语评论

时不可逢”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它说的道理特别实在——好机会就像流星,出现时抓不住,过后再着急也没用。举个例子:小明去年看到房价低谷想买房,结果犹豫了三个月,如今同一套房涨了50万。这时候捶胸顿足说“当时要是…”,可不就是典型的“时不可逢”么?

有人可能会问:机会溜走了就只能认命吗?其实成语的重点不在认命,而在提醒我们两件事。第一,对时机的敏锐度需要培养,就像农民知道清明前后必须播种;第二,当时机出现时,前期准备是否到位直接决定能否把握。就像老张去年参加公司竞聘,平时积累的管理经验让他在领导突然问策时对答如流,这就是“准备”和“机遇”的完美碰撞。

换个角度看,现代人常陷入“伪忙碌”误区。小王整天刷招聘网站投简历,却不肯花三个月学数据分析技能,结果总是与高薪岗位擦肩而过。这就像守株待兔的故事新编——没有弓箭却指望猎到野兔,本质上是对“时不可逢”的误解。真正的高手,都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磨刀。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在现代职场特别有启示。见过太多年轻人焦虑“35岁危机”,却忽略了每个行业都有窗口期。比如直播带货刚兴起时,那些敢尝试的普通人成了头部主播;如今市场饱和,同样的努力效果大打折扣。但换个思路,当前人工智能的爆发期,不正是新的“可逢之时”?

最后分享个真实故事:小区水果店老板娘在疫情时果断转型社群团购,现在分店开了三家。问她秘诀,她说:“哪有什么秘诀,不过是平时留心客人喜好,等风口来了知道该往哪飞。”这话把“时不可逢”说活了——机会不是等来的,是修好内功后自然迎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