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í bù kě shī
成语解释:时:时机,机会;失:错过。抓住时机,不可错过。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四》:“臣闻敌不可易,时不可失。”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要及时抓住时机
繁体字形:時不可失
英文翻译:there is no time to lose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可:[kě]1.许可:认可。2.能够:牢不可破。3.值得:可爱。4.连词。却;可是。表示转折:他年纪不大,力气可不小。5.副词。1.表示强调: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2.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你可知道?。都说这办法好,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6.适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词。大约:年可二十。[kè]〔可汗〕简称汗。古代鲜卑、突厥(jué)、回纥(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汗(hán)。
失:1.丢掉:遗失。丧失。2.找不着:迷失路径。3.违背:失信。失约。4.没有把握住:失手。失足。5.没有达到目的:失意。失望。6.改变常态:失色。失神。7.错误:过失。千虑一失。
“时不可失”这个成语,常用来提醒人们抓住转瞬即逝的机遇。比如小张在会议上听到公司要开拓新项目,立刻主动申请加入核心团队。同事问他为什么这么果断,他笑着说:“领导透露消息就是机会窗口,时不可失啊!”果然,项目半年后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点。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古人特别强调“时机”的重要性?其实这和农业社会的生产节奏有关。过去播种、收割都依赖自然规律,错过一天可能影响整年收成。如今虽然科技发达,但职场晋升、投资决策甚至人际关系中,关键节点的判断依然决定成败。就像炒股时看到潜力股却犹豫不决,等股价飙升才后悔没早下手。
记得前年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观察到知识付费刚兴起就全力投入。当时不少人劝他:“做这个能养活自己吗?”结果他抓住了平台流量红利期,现在团队已发展到二十多人。这件事让我明白,机会往往戴着风险的面具出现,能快速识别并行动的人才能脱颖而出。
不过要注意,“把握时机”不等于盲目冒进。去年直播带货火爆时,表姐不顾自身条件贷款租场地搞团队,最后反而亏损。这让我思考:时机的价值在于适配性。就像穿衣服要分季节,同样的机会对不同人的价值天差地别。现代社会信息爆炸,比识别时机更重要的,是判断哪些时机真正属于自己。
最近看科技新闻,某初创公司在人工智能监管政策出台前,快速调整产品方向避开合规风险。这反向运用“时不可失”的案例很有意思。原来规避风险的时间窗口同样珍贵,就像暴雨来临前收衣服,及时止损也是一种智慧。
站在地铁站看着匆匆人群,忽然觉得每个红绿灯切换的瞬间,都是城市送给行人的微型时机。生活里没有按钮能暂停时间流,但我们可以训练自己,在合适的时刻,伸出恰到好处的那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