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ī
  • mìng
  • h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ī mìng fā hào

成语解释:发布号令。

成语出处:南朝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选贤建戚,则宅之于茂典;施命发号,必酌之于故实。”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施命發號

英文翻译:Shi Ming FA Hao

施命发号的意思

施:1.施行2.;施展:实施。措施。施工。无计可施。3.给予:施礼。施压力。4.施舍:施诊。施与。5.在物体上加某种东西:施粉(搽粉)。施化肥。6.姓。

命:1.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脉。性命。相依为命。2.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天命。命相(xiàng)。命运(a.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b.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命命”)。3.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奉命。遵命。命令。使命。4.给予(名称等):命名。命题。命意。5.指派,使用:命官。

发:[fā]1.送出;交付:发货。分发。印发。发了一封信。2.发射:发炮。百发百中。3.产生;发生:发芽。发电。发水。发病。4.表达:发表。发布。发誓。发言。发议论。5.扩大;开展:发展。发扬。发育。6.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发家。暴发户。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7.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面发了。发海参。8.放散;散开:发散。挥发。蒸发。9.揭露;打开:发现。揭发。发掘。10.姓。[fà]头发:毛发。须发。白发。假发。理发。

号:[hào]1.名称:国号。年号。2.原指名和字以外另起的别号,后来也指名以外另起的字: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孔明是诸葛亮的号。3.商店:商号。银号。分号。宝号。4.标志;信号:记号。问号。加减号。暗号儿。击掌为号。5.排定的次第:挂号。编号。6.表示等级:大号。中号。小号。五号字。7.种;类:这号人甭理他。这号生意不能做。8.(号儿)指某种人员:病号。伤号。彩号。9.表示次序(多放在数字后)。a)一般的:第三号简报。门牌二号。b)特指一个月里的日子:五月一号是国际劳动节。10.姓。11.号令:发号施令。12.号筒。13.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14.用号吹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起床号。集合号。冲锋号。[háo]1.拖长声音大声叫唤:呼号。号叫。北风怒号。2.大声哭:哀号。

成语评论

施命发号”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严肃,但它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比如公司年会上,领导拿着话筒宣布:“明年全员涨薪10%!”这就是典型的施命发号场景。但你知道吗?发号施令可不只是大人物的专利,家长对孩子说“九点前必须写完作业”,本质上也在行使这种“微型指挥权”。

有人可能会问:施命发号就是单方面下命令吗?其实不然。好的指挥者就像交响乐团的指挥,既要挥动指挥棒明确节奏,又要倾听不同乐器的声音。某次社区改造工程中,施工队长虽然每天布置任务,但总会蹲在工地和工人讨论操作细节。这种既保持权威又开放沟通的方式,让工程提前半个月完工。

在实际操作中,施命发号容易掉进哪些坑?最常见的就是“我说你做”的单向模式。记得邻居张阿姨总对女儿吼“马上去练琴”,结果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后来改成“我们商量下练琴时间”,配合度反而提升了三倍。这说明发号施令的有效性,往往取决于是否留有对话空间。

怎样让施命发号更有效?试试“三明治沟通法”:先肯定对方近期表现,再布置新任务,最后询问执行难点。某奶茶店长用这招后,店员备料速度提升了40%。这种有温度的指令方式,既保持必要权威,又激发团队主动性,比冷冰冰的命令更符合现代管理需求。

我个人观察发现,数字化时代赋予了施命发号新形态。工作群里@全体的通知,短视频博主对粉丝说“点赞过万就更新”,本质上都是新时代的发号施令。但要注意信息过载问题,就像上周我同时收到5个工作群通知,结果漏掉了最重要的那条——适度使用指令,才能避免变成现代版“狼来了”。

说到底,施命发号就像烹饪时的盐巴,适量使用能提味,过量就会毁掉整道菜。那些既能清晰传达指令,又懂得留出弹性空间的人,往往能在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更好的配合度。下次需要安排事务时,不妨试试先问“你觉得这样安排可行吗”,再补充“那我们就这样推进”,效果可能会出乎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