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āng
  • zhèng
  • xián
  • liá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āng zhèng xián liáng

成语解释:方正:正直;贤良:才能,德行好。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有才有德的人

繁体字形:方正賢良

英文翻译:Founder and virtuous

方正贤良的意思

方:1.正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正四边形的六面体。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东方。双方。4.办法:千方百计。领导有方。5.地点;地区:前方。方言。6.治病的药单:药方。处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积一立方米:土方。8.数学上指自乘的积:乘方。9.副词。正在;方才:方兴未艾。如梦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响度级的单位。将声音与一个1,000赫的纯音试听比较,当两者响度被判断为相同时,后者声压级的分贝数即被定为这个声音响度级的方数。旧写作㕫。11.⑪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一方砚台。两方图章。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正南。正前方。前后对正。这幅画挂得不正。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正房。正院儿。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正反都很光洁。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术不正。6.正当:正路。正理。钱的来路不正。7.(色、味)纯正:正红。正黄。颜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体。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正文。正编。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贤:1.有德行的;有才能的:贤明。贤达。贤良。2.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圣贤。选贤举能。任人唯贤。3.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贤弟。贤侄。4.姓。

良:1.好:优良。良好。善良。良药。消化不良。2.善良的人:除暴安良。3.很:良久。用心良苦。获益良多。4.姓。

成语评论

"方正贤良"常用来形容品德正直、才能出众的人。比如在历史故事中,包拯被称为"方正贤良"的典范——他断案公正,从不徇私,哪怕面对皇亲国戚也坚持原则。这种品格让百姓既敬佩又信任,就像我们现代人遇到铁面无私的好法官时,总会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有人问:"为什么现在企业选拔领导时也强调方正贤良?"其实道理很简单。某科技公司的CTO张工就是个例子,他不仅技术过硬,还主动培养新人,拒绝用抄袭手段竞争。这样的管理者既保证了团队实力,又守住了道德底线,公司自然发展得又稳又快。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常希望孩子成为"方正贤良"的人。邻居李叔教育儿子时有个妙招:每次孩子捡到东西归还失主,他不仅表扬,还会和孩子分析"正直带来的快乐"。这种方式比单纯说教有效得多,就像给品德教育装上了体验式学习的引擎。

值得思考的是,现代社会是否更需要"方正贤良"型人才?看看最近的食品安全事件就知道答案。当某食品厂质检员小王顶着压力揭发添加剂超标时,他展现的正是这种品质。这种选择短期内可能吃力不讨好,但长远看保护了千万家庭的健康,比任何广告都更能赢得公众信任。

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越是强调效率的时代,"方正贤良"的价值反而愈发凸显。就像建筑师既要保证大楼美观实用,又要严守安全标准,缺了哪边都可能酿成大祸。这种平衡智慧,或许正是这个成语历经千年仍不过时的秘密。

最后留个开放式问题:如果让你在"聪明但圆滑"和"方正但固执"之间选择,会如何取舍?现实往往没有标准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真正"方正贤良"的人懂得在原则与变通间找到黄金分割点。这种智慧,或许就是我们终身修炼的方向。

方正贤良的造句

  1. 造句 话说汉武帝即位之初,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东方朔的自荐书足足用了3000片竹简,两个人才能扛起,汉武帝花两个月才读完。
  2. 造句 毛氏觉得称小辈娘啊娘的,不合适,于是给改为“方良”,取方正贤良之意。
  3. 造句 毛氏觉得称小辈娘啊娘的,是个罪过,于是给改为“方良”,取方正贤良之意。
  4. 造句 说的是啊,你选的是教练又不是选圣人,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将入相方正贤良来衡量人家干吗?说是多曼好啊。
  5. 造句 毛氏觉得称小辈娘啊娘的,是个罪过,后给改为“方良”,取方正贤良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