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ū yǎn mén miàn
成语解释:敷衍:将就应付。只做表面的应付,而不认真解决实际问题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回:“就将这正经拳法收起不传,只用些外面光、不管事的拳法敷衍门面而已。”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不负责任
繁体字形:敷衍門靣
英文翻译:Perfunctory appearance
敷:1.涂上;搽上。例:外敷药。2.展开;铺开:敷陈。敷设。3.够;足:入不敷出。
衍:1.开展;发挥:推衍。敷衍。2.多出来的(指字句):衍文。3.姓。4.低而平坦的土地:广衍沃野。5.沼泽。
门:1.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门。屋门。送货上门。2.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门。栅栏门儿。两扇红漆大门。3.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门儿。炉门儿。4.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闸门。球进门了。5.门径:窍门。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6.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张门王氏。长门长子。满门。双喜临门。7.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门。佛门。左道旁门。8.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门。同门。门徒。9.一般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五花八门。10.姓。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敷衍门面”这个成语大家可能听过,但具体怎么用呢?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公司要求员工每周提交工作总结,小李为了应付检查,每次都随便写两句话,内容空洞。这种“为了完成任务而做表面功夫”的行为,就是典型的“敷衍门面”。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人们明知敷衍不好,还是会这么做?其实背后往往藏着压力或无奈。比如学生面对不感兴趣的课程作业,为了腾出时间做更重要的事,可能选择草草完成;商家为了快速通过质检,只在显眼位置做清洁。这些行为看似“聪明”,实则隐藏风险——短期省力,长期可能失去信任。
这里有个反常识的点:敷衍门面有时是能力不足的遮羞布。比如新人设计师接到复杂项目,因经验欠缺又怕被质疑,只能先做漂亮的效果图应付客户。这种情况下,敷衍反而成了自我保护的手段。但就像纸包不住火,问题迟早会暴露。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节奏快、要求高,偶尔的“门面功夫”可以理解,但绝不能成为习惯。好比家里来客人前突击打扫,可以接受;若天天活在滤镜修饰的假象里,早晚会身心俱疲。真正聪明的人,会在必要妥协和踏实做事之间找到平衡点。
最后分享个观察:现在很多行业提倡“小而美”,其实就是在对抗敷衍文化。比如社区咖啡馆坚持手冲工艺,虽然效率低,但赢得了忠实顾客。这说明,真诚的笨功夫,反而能成为破局的关键。与其费心维护华丽门面,不如先让门后的内容经得起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