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ū yǎn táng sāi
成语解释:做事马马虎虎应付一下,塞责了事。
成语出处:《文明小史》第十一回:“抄上几十联,也可以敷衍搪塞。”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办事不认真
繁体字形:敷衍搪僿
英文翻译:explain away
敷:1.涂上;搽上。例:外敷药。2.展开;铺开:敷陈。敷设。3.够;足:入不敷出。
衍:1.开展;发挥:推衍。敷衍。2.多出来的(指字句):衍文。3.姓。4.低而平坦的土地:广衍沃野。5.沼泽。
搪:1.抵挡:搪饥。搪风。搪上一块板子就塌不下来了。2.搪塞:搪账。搪差事。3.把泥土或涂料均匀地涂在炉灶或金属坯子等上面:搪炉子。4.同“镗”(táng)。
塞:[sāi]1.堵;填:塞住漏洞。箱子塞满了。2.堵住瓶口或其他器物口的东西:瓶塞儿。软木塞儿。[sè]同“塞(sāi)”。用于书面语词,如“闭塞”“阻塞”“塞责”“茅塞顿开”等。[sài]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泛指易于据守御敌的险要地方:塞外。要塞。边塞。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对方嘴上说着“好的,我再想想”,眼神却飘向手机屏幕,手指在桌面上敲个不停。这种“心不在焉式回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某同事拿着会议纪要说“这个方案确实需要优化”,但直到项目截止都没给出具体建议。
为什么会出现敷衍搪塞?其实就像菜市场里的讨价还价,当人们面对不感兴趣或无力解决的事情时,往往会选择用“下次再说”“改天详聊”这样的话术缓冲。有个真实案例:社区物业收到居民投诉管道漏水,工作人员连续三天重复“已经报修了”,最后发现维修单根本没提交。
如何识别真诚沟通?观察对方的后续行动最可靠。就像网购时客服说“24小时内回复”,若真的重视问题,通常会有工单编号、处理进度等具体信息。反观敷衍式沟通,往往像沙滩上的字迹,潮水一冲就消失无踪。
有人问:敷衍搪塞完全是坏事吗?我倒觉得像炒菜时的味精,偶尔使用能调节气氛,但长期依赖就会败坏信任。比如朋友聚会有人提议“下回我请客”,大家哈哈一笑就过去了,这种无伤大雅的场面话反而让社交更润滑。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真诚沟通就像稀有金属般珍贵。下次当你准备说“改天约饭”时,不妨掏出手机当场定个日期;当同事说“这个建议不错”,可以追问“具体哪部分可用?”毕竟,真正的沟通不该是语言游戏,而是思想碰撞产生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