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ù
  • shì
  • mí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ù shì jì mín

成语解释:挽救天下,拯济百姓。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八回:“尧、舜、禹、汤、周、孔,时刻以救民济世为心。”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捄丗濟民

英文翻译:save the world

救世济民的意思

救:1.援助使脱离灾难或危险:救命。挽救。营救。搭救。抢救。一定要把他救出来。2.援助人、物使免于(灾难、危险):救亡。救荒。救灾。救急。

世:1.时代:近世。当世。2.人的一生:一生一世。3.一代传一代的:世医。世交。4.指有世交关系的:世叔。5.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第十五世孙。6.世界;社会:举世无双。公之于世。7.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

济:[jì]1.过河;渡:同舟共济。2.救;救济:接济。缓不济急。3.(对事情)有益;成:无济于事。假公济私。[jǐ]1.济水,古水名,发源于今河南,流经山东入渤海。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的济水的河道。今河南济源,山东济南、济宁、济阳,都从济水得名。2.姓。

民:1.人民:国泰民安。为民除害。2.指某种人:藏民。回民。农民。渔民。牧民。居民。侨民。3.民间的:民歌。民谣。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民。民航。民用。5.姓。

成语评论

救世济民”听起来像是古代英雄的专属任务,但这个词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其实它传递的是一种责任感——无论能力大小,只要愿意为他人付出,就是在践行这四个字。比如疫情期间,普通志愿者冒着风险运送物资,医生连续几十小时抢救病人,这些行动看似平凡,却实实在在地诠释了“救世济民”的精神。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宏大叙事”吗?看看山区支教老师的故事就知道了。他们用知识点亮孩子的未来,用行动证明“济民”不一定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云南某乡村教师李芳,十五年如一日带着学生做科学实验,让山里娃第一次接触到显微镜,这种改变人生的教育,不就是最生动的救世济民吗?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可贵之处在于破除“救世主情结”。就像社区里的垃圾分类督导员王大爷,每天耐心指导居民分拣垃圾,他说:“管好自家小区的环境,就是在给地球减负。”这种将大目标拆解为小行动的态度,让救世济民变得可触可感。

当年轻人讨论“如何改变世界”时,不妨参考东汉名医张仲景的做法。他写《伤寒杂病论》不藏私,把药方刻在祠堂墙壁上任人抄写。如今开源软件开发者们共享代码、科普博主免费传播知识,本质上都是同一种济世情怀的现代表达。

或许会有人质疑:普通人力量有限,能产生多大影响?看看蚂蚁森林的用户们就知道了。每天收集能量种下的虚拟树,最终变成内蒙古沙漠里的真实梭梭树,四亿人参与的行动正在改变生态环境。这种积沙成塔的力量,正是救世济民思想在数字时代的延续。

真正重要的是保持行动而非空谈。就像北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不是停留在诗句里,而是推动庆历新政改革弊政。今天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支持公益项目、参与社区服务等方式,让这个古老的成语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救世济民的造句

  1. 造句 古医籍书名中表现的忠孝仁爱、救世济民、学识广博等素养,就是古代医学家人文精神追求的最好说明。
  2. 造句 最可笑的是他还想让吕龙信奉gd的理念,去救世济民,去解救劳苦大众,为让那些没钱没地的人,早日走出苦难的世界,尽自己一份力。
  3. 造句 峨嵋弟子遍布天下,锄强扶弱、救世济民。
  4. 造句 我们祖师爷留下话来,要门下弟子救世济民,我们只是谨遵祖训而已。
  5. 造句 按说诸公朴一行散修聚在一起只为救世济民,与沈君山、洛久诚这样的人相比,他们修为既低,又没有什么珍稀的仙品可供交易,之前根本没想过要来蓬莱仙阁。
  6. 造句 其中众多的神性英雄,以其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向往自由的追求意识和救世济民的殉道精神,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7. 造句 其中众多的神性英雄,以其百折不饶的顽强意志,向往自由的追求意识和救世济民的殉道精神,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8. 造句 于是我决定放弃战斗职业,专职修炼…炼丹师,打算做一名救世济民的医师。
  9. 造句 刘二是花家村的混混儿,因缘际会之下,刘二体内的一丝开天神鼠的血脉觉醒,如果刘二救世济民,那是天下苍生之福,可是他偏偏是个混混儿,一个非常混蛋的混混。
  10. 造句 今夜的仙灵殿之中还有四位身着黄金战甲的将军,四位将军生的唇红齿白,手拿神剑,宝刀,怎么看也不像是久经沙场的将军,更像是救世济民的书生。

"救世济民"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