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ā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ù jiā zǐ dì

成语解释:故家:世家大族。昔日官宦人家的子弟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王生独自回进房来,对刘氏说道:‘我也是个故家子弟,好模好样,不想遭这一场,反被那小人逼勒!’说罢,泪如雨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曾经为官宦子弟

繁体字形:故家子弟

英文翻译:Children of the old family

故家子弟的意思

故:1.事情;事故:细故。变故。2.缘故;原因:无故缺勤。不知何故。3.故意;有意:故作镇静。明知故犯。4.所以;因此:因大雨,故未如期起程。5.姓。6.原来的;从前的;旧的:故址。故乡。依然故我。7.朋友;友情:亲故。沾亲带故。8.(人)死亡:病故。染病身故。父母早故。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体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这儿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我找到营部,刚好营长不在家。4.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农家。渔家。船家。东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画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6.学术流派:儒家。法家。百家争鸣。一家之言。7.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两家下成和棋。8.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家父。家兄。9.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野”相对):家畜。家禽。家兔。家鸽。家花。10.姓。[jia]1.后缀。2.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学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弟:[dì]1.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弟弟。兄弟。2.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表弟。堂弟。3.称同辈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老弟。师弟。4.学生对老师自称或别人指称:弟子。徒弟。5.古同“”,次序。6.古同“”,但。[tì]古同“”,孝悌。[tuí]〔弟靡〕颓唐;柔顺。

成语评论

故家子弟”这个成语,你听过吗?它字面意思是“旧时显赫家族的子孙后代”,常用来形容出身名门、家世显赫的人。比如《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从小锦衣玉食、饱读诗书,旁人见了就感叹:“到底是故家子弟,气度不凡!”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社会早不流行家族门第了,这词还有意义吗?其实换个角度看,现代职场中也有类似场景。比如某位年轻员工处理危机时从容不迫,老同事私下议论:“听说他父亲是商界大佬,果然是故家子弟,见过大场面。”这里既承认了家庭环境的潜在影响,又带着对个人能力的观察。

不过要注意,用这个词时容易产生误解。曾有网友吐槽:“公司空降的新总监连基础报表都做不好,就因为顶着‘故家子弟’的名头?”可见单凭出身判断能力并不可靠。依我看,家族背景像一把双刃剑——它能提供更多资源,但也可能让人忽视自身实力的打磨。

再看文学作品中,老舍在《四世同堂》里描写祁家少爷:“虽是故家子弟,却毫无纨绔习气。”这个例子特别有意思,它打破了人们对“世家子弟必定骄纵”的刻板印象。就像现在有些富二代选择从基层做起,反而比普通人更拼,这种反差往往更能引发思考。

语言就像活水,成语也要随时代流淌。下次遇到真正靠实力说话的人,或许可以调侃一句:“你这本事,倒像是故家子弟历练出来的。”既保留了成语的文化韵味,又赋予了积极进取的新内涵。毕竟,真正的“家世”不该是躺在功劳簿上,而是把优秀当作代代相传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