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ōu
  • shì
  • fǎn
  • tī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ōu shì fǎn tīng

成语解释:不视不听。指不为外物所惊扰。

成语出处:晋·陆机《文赋》:“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对事物的看法

繁体字形:収視反聽

英文翻译:stay focused

收视反听的意思

收:1.把外面的事物拿到里面;把摊开的或分散的事物聚拢:收拾。收藏。收集。收篷。衣裳收进来了没有?2.取自己有权取的东西或原来属于自己的东西:收回。收复。收税。没收。收归国有。3.获得(经济利益):收入。收益。收支。4.收获;收割:收成。秋收。麦收。今年早稻收得多。5.接;接受;容纳:收报。收留。收容。收礼物。收徒弟。6.约束;控制(感情或行动):收心。我的心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简直收不住了。7.逮捕;拘禁:收监。8.结束;停止(工作):收工。收操。收场。

视:1.看:视力。视线。近视。熟视无睹。2.看待:轻视。重视。藐视。一视同仁。3.考察:视察。巡视。监视。4.姓。

反:1.颠倒的;方向相背的。与“正”相对:反面。反作用。2.指反革命、反动派:肃反。3.反抗;反对:反法西斯。反封建。4.翻转:反复。反败为胜。5.推及:举一反三。6.回;还:反击。反问。7.副词。反而:画虎不成反类犬。8.古同“”。

听:1.用耳朵接受声音:听广播。2.服从;接受;照办: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听劝告。3.任凭:听其自然。4.判断;治理:垂帘听政。5.英语音译词。金属制的密封罐、筒等。也用作量词:听装香烟。一听啤酒。

成语评论

提到“收视反听”这个成语,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闭目塞听”,但它的本意其实是集中注意力、排除干扰。比如一位备考的学生关掉手机,拉上窗帘,桌上只留教材和笔记——这就是典型的“收视反听”,主动切断无关信息,让思维聚焦在核心目标上。

为什么我们需要刻意练习这种能力? 现代人每天平均解锁手机上百次,短视频15秒就切换一个画面。这时候能主动屏蔽外界杂音,反而成了稀缺技能。就像厨师在嘈杂的后厨依然精准把控火候,运动员在观众呐喊声中专注完成动作,这种“选择性接收”的能力,本质是对自我掌控力的训练。

工作中遇到紧急项目时,我会在电脑上打开专注模式软件,物理隔绝社交软件弹窗。有同事觉得这是自我封闭,但实践发现:连续2小时深度工作产生的价值,往往超过8小时碎片化处理。 这或许印证了认知科学的研究——频繁切换任务会使大脑产生“注意力残留”,降低整体效率。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正做到收视反听 有个简单标准:当你完全沉浸在当下时,会进入“心流”状态,连时间的流逝都难以察觉。就像画家调色时忘记吃饭,程序员debug时忽略窗外天黑,这种忘我的专注本身就是能力的证明。

有人认为切断外界联系会错过重要信息,其实这是个误区。真正的收视反听不是与世隔绝,而是建立信息过滤机制。就像优秀投资人会选择性阅读财报重点数据,急诊科医生能在喧闹中快速抓取患者关键体征,关键在分辨信息价值层级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主动选择“不看什么”可能比“看什么”更重要。个人经验是每周设置半日“数字斋戒”,关闭所有电子设备,用纸笔梳理思路。刚开始会有戒断反应,但三次之后发现:当外界杂音消失时,内心真正重要的声音才会浮现。

收视反听的造句

  1. 造句 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
  2. 造句 关于这次争论,虽收视反听,也还是不得要领。
  3. 造句 收视反听的艺术能够扶助你成为一个优越的生意业务者。
  4. 造句 假使及早养成那种收视反听的习惯,它将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门。
  5. 造句 收视反听,弃食闭息,无为而无不为,道家之道可真是非常之道。
  6. 造句 读文之法,可择爱熟诵之,每季必以能背诵者若干篇为目的,则字句之如何联合,篇段之如何布置,行思坐想,便可取象于收视反听之间。

"收视反听"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