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āo
  • zhī
  • guò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āo zhī guò cù

成语解释:犹言操之过急。指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成语出处:语出《公羊传 庄公三十年》:“扞齐人伐山戎呴,此齐侯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子司马子曰:‘盖以操之为已蹙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劝诫别人不要鲁莽

繁体字形:撡之過蹙

英文翻译:act with undue haste

操之过蹙的意思

操:1.抓在手里;拿:操刀。2.掌握;控制:操纵。稳操胜券。操生杀大权。3.做(事);从事:操作。操劳。重操旧业。4.用某种语言、方言说话:操英语。操吴语。5.操练:操演。出操。6.由一系列动作编排起来的体育活动:体操。早操。工间操。健美操。做几节操。7.品行;行为:操守。操行。8.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过:[guò]1.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过来。过去。过河。过桥。过年。过节。日子越来越好过了。2.从甲方转移到乙方:过户。过账。3.使经过(某种处理):过罗。过筛子。过滤。过淋。过磅。过秤。过油肉。过过数儿。4.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过目。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5.超过(某个范围和限度):过分。过期。过犹不及。树长得过了房。6.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O—O—)结构的:过硫酸根(SO5-)。过氧化氢(H2O2)。7.探望;拜访:过访。8.去世:老太太过了好几天了。9.过失(跟“功”相对):过错。记过。勇于改过。10.传染:这个病过人。11.用在动词后,表示经过:走过广场。把他送过了桥。12.用在动词后,表示掉转方向:翻过一页。他回过头看了看。13.用在动词后,表示超过或胜过:我比不过你。一匹马比得过两头驴。[guo]1.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吃过饭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过了。2.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他去年来过北京。我们吃过亏,上过当,有了经验了。[guō]姓。

蹙:1.急迫;紧迫:穷蹙。2.皱;收缩:蹙着眉头。

成语评论

哎,说到“操之过蹙”这个成语,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是:“这啥意思啊?是不是和‘操之过急’差不多?” 说白了,还真有点像!它其实就是形容做事太心急,没掌握好节奏,结果反而容易搞砸。举个例子吧:小李刚入职新公司,恨不得三天内把一年的活都干完,结果方案漏洞百出,领导反而让他“先喘口气”。你看,这就叫“操之过蹙”了吧?

这时候问题来了:“那怎么判断自己是‘高效’还是‘太着急’呢?” 嘿,问得好!关键在于目标是否合理。比如学英语,有人计划一年考过雅思,结果前三个月猛背单词,后面直接躺平——这就像烧水只烧到60度就关火,最后还得从头再来。真正的效率,得像煮粥一样,小火慢炖才能出香味嘛。

说到这儿,突然想到个真实案例:去年老王投资虚拟货币,看到涨了10%就疯狂加仓,结果市场突然跳水,亏得连本金都搭进去一半。他后来自己都摇头:“早知道该分批入场啊!” 这种“一把梭哈”的心态,可不就是“操之过蹙”的典型反面教材?

不过话说回来,现代社会人人都被deadline追着跑,有时候真不能全怪大家着急。我倒是觉得啊,与其自责“太心急”,不如学会给自己设“缓冲带”。就像打游戏闯关,每过一小关就存档,既能保持进度,又不会因为失误全盘重来。毕竟老话说得好:“慢工出细活”,但也没必要把自己逼成陀螺转个不停对吧?

最后给大家支个招:下次感觉要“操之过蹙”时,试试把大目标切成豆腐块。比如写毕业论文,别总想着“一个月写完5万字”,而是“每天整理3篇文献+写500字”。这种“蚂蚁搬家”的策略,说不定反而能让你在截止日前悠哉游哉喝奶茶呢!记住啊朋友们,好结果就像炖老母鸡汤,急火容易糊,文火才能熬出金黄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