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ó lì yǐ xū
成语解释:磨快刀子等待。比喻做好准备,待时而动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二年》:“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比喻做好准备,等待时机
繁体字形:摩厲以須
英文翻译:To be vigorous and to be demanding
摩:[mó]1.摩擦;接近:摩拳擦掌。摩天大厦。2.抚摸:摩弄。3.研究;切磋:揣摩。观摩。4.摩尔的简称。[mā]〔摩挲〕用手轻轻按着一下一下移动:把衣服摩平了。挲(sa)。
厉:1.严格:厉行节约。2.严肃;猛烈:正言厉色。雷厉风行。3.古又同“砺”。4.古又同“疠”。5.古又同“励”。6.古又同“癞(lài)”。
以:1.用;拿: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4.表示目的:以广视听。以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广以深。7.姓。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县级以上。长江以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
须:1.助动词。须要:务须。必须。须知。事前须做好准备。2.姓。3.等待;等到。4.原来指长在下巴上的胡子,后来泛指胡须:须发。须眉。5.须子:触须。花须。
“摩厉以须”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的含义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举个例子,小王为了参加全国演讲比赛,提前三个月就开始每天练习发音、整理素材、模拟现场,朋友问他为什么这么拼,他笑着说:“这叫摩厉以须,等到上台那天才能游刃有余啊!”
这个成语到底在说什么?字面意思是“把刀磨快等着用”,核心就是“提前准备,等待时机”。比如公司要推出新产品,团队提前半年调研市场、测试功能,这种“先打磨好刀刃,等机会一来立刻行动”的状态,就是“摩厉以须”的典型场景。
为什么要提前准备?想象你突然接到重要任务,如果前期毫无准备,很容易手忙脚乱。就像疫情期间很多企业转型线上,那些早有数字化布局的公司反而逆势增长——他们其实早就“磨好了刀”。生活中那些看似幸运的“临场发挥”,背后往往藏着别人看不见的长期筹备。
现代人还需要这种传统智慧吗?现在社会变化越来越快,有人觉得“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恰恰相反,在不确定性的时代,提前储备技能、积累资源反而更重要。比如程序员学新语言、老师研究混合式教学,这些都是在给自己准备“工具箱”,等机遇出现时才能快速抓住。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平衡了“主动”和“耐心”。就像种花的人,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放任不管,而是持续松土浇水,静待花开。当代年轻人常焦虑“机会什么时候来”,或许换个角度想:与其纠结时机,不如先把自己的刀磨得更亮些。
下次遇到重要目标时,不妨试试“摩厉以须”的策略。把大目标拆解成每天可执行的小任务,像拼拼图一样逐步完善准备。当积累的量变引发质变时,你会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新的高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