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uō
  • shǒu
  • duò
  • jiǎ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uō shǒu duò jiǎo

成语解释:搓:手相摩。形容焦急不耐烦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8回:“自己又不会水,急得他在亭子上搓手跺脚,无法可施。”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焦急的样子

繁体字形:搓手跥脚

英文翻译:Rubbing hands and stamping feet

搓手跺脚的意思

搓:两个手掌反复摩擦,或把手掌放在别的东西上来回揉:急得他直搓手。搓一条麻绳儿。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跺:脚用力踏地:跺脚。

脚:[jiǎo]1.人或某些动物的腿的最下面部分,用以支持身体并行走。2.物体的最下部:山脚。墙脚。3.旧指跟体力搬运有关的:脚夫。脚行。[jué]同“角(jué)”。现多用角。

成语评论

哎哟喂,说到“搓手跺脚”这个成语,大家是不是立刻想到那种急得团团转的样子?比如等快递的时候,明明显示“正在派送”,结果等了俩小时还没到——这时候是不是恨不得把地板踩出个洞?哈哈,这种场景简直太典型了!

等等,这成语到底啥意思啊?简单来说,就是形容人因为着急、焦虑或者兴奋而手脚不停的动作。比如考试前五分钟发现没带准考证,这时候别说搓手跺脚了,可能连头发都要抓秃了!不过话说回来,这成语其实还挺形象的,毕竟身体动作最能反映内心情绪嘛。

有人可能问:“那‘搓手跺脚’和‘坐立不安’有啥区别?”哎,这个问题提得好!虽然都是形容焦虑,但“搓手跺脚”更强调肢体动作的细节,比如手指来回搓、脚底板啪啪跺地,而“坐立不安”更多是整体状态的描述。举个栗子:老板说要裁员但迟迟不公布名单,这时候你可能会“坐立不安”;但如果突然接到通知说十分钟后找你谈话,那绝对会“搓手跺脚”到冒汗!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个有趣的现象:现在科技发达了,咱们的“搓手跺脚”场景反而更多了!比如抢演唱会门票时疯狂刷新页面,手指在屏幕上搓得都快冒火星子了——这算不算新时代的“电子版搓手跺脚”?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情绪其实古今共通,只是表现形式变了而已。

最后插个个人观点:我觉得“搓手跺脚”其实挺可爱的,它提醒我们情绪需要出口。与其憋着生闷气,不如适当用肢体释放压力。当然啦,跺脚别太用力,否则楼下邻居可能要上来找你“切磋切磋”了!下次遇到急事儿时,不妨先深呼吸,然后笑着对自己说:“稳住,别把地板跺穿了!”

搓手跺脚的造句

  1. 造句 过了冬至到寒冬,数完一九进二九。手脚寒霜难忍受,搓手跺脚暖意有。冰寒还有七十二,强身健体御寒流。笑迎新春到,生活步步高。
  2. 造句 ‘陶宝’闻音入耳,连连搓手跺脚,自是喜不自胜。
  3. 造句 就是怎么那个严于在边上急的搓手跺脚的?不小心晃动了鼠标,视角屏幕晃动了一下,好像还看到一高瘦一胖乎乎的两个人在远处朝这边瞅着,却给民兵拦住了。
  4. 造句 话刚说完,经过口口相传,人群中便是开始躁动起来,一个个开始搓手跺脚。
  5. 造句 至于那个西江最有名的矿老板之一,瘦子于德宝,此刻却毫无大老板的排场,搓手跺脚,满脸心花怒放的模样。
  6. 造句 冷厉的冬日,时间已是下午,阳光透过雪白的冰晶,洋洋洒洒间,照在人们的身上,为不住的搓手跺脚的人们带来些许温暖。
  7. 造句 军营内的欢歌笑语似乎影响了外面的守卫们,他们注意明显不集中,不是在搓手跺脚,就是在交谈,毫无警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