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ǎo hǎi fān jiāng
成语解释:搅:搅拌;翻:翻腾。江海翻腾。比喻声势或力量很大。
成语出处:元 马致远《荐福碑》第三折:“振乾坤雷鼓鸣,走金蛇电影开,他那里撼岭巴山,搅海翻江,倒树摧崖。”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声势大
繁体字形:撹海飜江
英文翻译:turn over the sea and river
搅:1.搅拌:茶汤搅匀了。把粥搅一搅。2.扰乱;打扰:搅扰。胡搅。这宗生意让他搅黄了。
海: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海。火海。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海碗。海量。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海枣。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海啦!6.漫无目标地:海骂。她丢了支笔,海找。7.毫无节制地:海吃海喝。8.姓。
翻:1.上下或内外交换位置;歪倒;反转:推翻。翻身。车翻了。人仰马翻。2.为了寻找而移动上下物体的位置:翻箱倒柜。从箱子底下翻出来一条旧围巾。3.推翻原来的:翻供。这桩冤案终于翻过来了。4.爬过;越过:翻墙而过。翻山越岭。5.(数量)成倍地增加:翻番。翻了几倍。6.翻译:把德文翻成中文。7.翻脸:闹翻了。把他惹翻了。
江:1.大河:长江。珠江。黑龙江。2.(Jiāng)指长江:江汉。江淮。江南。江左。3.姓。
台风过境时,狂风卷着巨浪拍打岸边,真有几分"搅海翻江"的气势。这种场景常被用来形容自然界的狂暴力量,但你知道吗?这个成语更常出现在描述"人为引发的巨大变动"中。
有人问:"搅海翻江只能用来形容自然现象吗?"当然不是!比如去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价格大战,传统车企纷纷转型,新势力加速迭代,整个市场就像被搅动的海洋,这种产业变革完全可以用"搅海翻江"来描述。这种用法跳出了字面意义,抓住了"引发系统性变化"的核心。
记得参加创业比赛时,有个团队用区块链技术重塑农产品溯源体系。他们提出的方案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扔了块巨石,不仅打破原有模式,还带动了整个产业链升级。评委老师当场赞叹:"你们这是要搅海翻江啊!"这个例子让我明白,这个词用在创新领域特别传神。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误以为"搅海翻江"带有负面色彩。其实从历史典故看,明朝小说里描写哪吒闹海时用这个词,重点在"打破陈规"的魄力。就像去年某地推行的政务数字化改革,初期遭遇阻力,但最终提升了80%的办事效率,这种积极的变革同样配得上"搅海翻江"的形容。
在我看来,这个成语最精妙之处在于动态平衡的意象。去年参与社区改造项目时,我们既要保留百年老巷的历史风貌,又要植入现代生活设施。有位前辈说得好:"改造不是推土机作业,要像搅海翻江般既保持水的流动性,又让养分重新分布。"这个比喻让我瞬间理解了渐进式改革的智慧。
下次看见企业转型或技术突破的新闻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它不仅能描述可见的巨变,更能体现变革者那份"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胆识。就像春天的雷雨虽然搅乱池塘,但正是这份动荡,让沉睡的莲籽获得了萌发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