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uí
  • qíng
  • duó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uí qíng duó lǐ

成语解释:揆、度:揣测、估计;情、理:人的常情和事理。依据情理来推测、估计。也作“揆情度事”。

成语出处:宋 彭龟年《止堂集 祭陈克斋先生文》:“揆情度事,如鉴之明;泛酬曲应,如衡之平。”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主语;指按照情和理推测

繁体字形:揆情度理

英文翻译:weigh the pros and cons

揆情度理的意思

揆:1.估量;揣测:揆度(duó)。2.道理;准则:其揆一也(其道理是一样的)。3.掌握;管理。后因称宰相、内阁总理的职位为揆:以揆百事。阁揆。

情:1.感情:热情。有情。无情。温情。2.情面:人情。讲情。托情。求情。3.爱情:情书。情话。谈情。4.情欲;性欲:春情。催情。发情期。5.情形;情况:病情。军情。实情。灾情。6.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请。

度:[dù]1.计量长短:度量衡。2.表明物质的有关性质所达到的程度,如硬度、热度、浓度、湿度等。3.计量单位名称。a)弧或角,把圆周分为360等份所成的弧叫1度弧。1度弧所对的圆心角叫1度角。1度等于60分。b)经度或纬度,如北纬38度。c)电量,1度即1千瓦小时。d)眼镜焦度的单位,1度等于0.01米-1。4.程度:极度。知名度。透明度。高度的责任感。5.限度:劳累过度。以能熔化为度。6.章程;行为准则:法度。制度。7.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在这个界限内,量的增减不改变事物的质,超过这个界限,就要引起质变。8.对人对事宽容的程度:度量。气度。9.人的气质或姿态:风度。态度。10.姓。[duó]推测;估计:揣度。测度。度德量力。

理:1.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木理。肌理。条理。2.道理;事理:合理。理屈。理当如此。3.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4.管理;办理:处理。理财。当家理事。5.整理;使整齐:理发。理一理书籍。6.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式):路上碰见了,谁也没理谁。置之不理。7.姓。

成语评论

揆情度理”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和人之常情去推测或判断一件事是否合理。比如,朋友突然说“今天没法赴约”,你可能会想:“他平时很守信用,这次一定有急事。”——这就是在“揆情度理”。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的猜测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揆情度理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和逻辑。比如工作中同事的方案被否决,如果他平时表现积极,这次却情绪低落,领导可能会揆情度理:“是不是最近压力太大?还是方案本身有隐藏的困难?”这时候的结论往往更贴近真实原因。

再举个历史中的例子。战国时期,齐国使者到楚国,楚王故意让人押着犯人经过,说这是齐国人爱偷盗。晏子立刻揆情度理反驳:“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暗示环境改变人的行为。这种基于客观规律的反驳,比直接争吵更有说服力。

为什么现代社会更需要这种能力?我发现,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人习惯用标签化思维快速下结论。比如看到年轻人辞职,就说“吃不了苦”,却不去揆情度理:也许是行业转型、健康问题,或是价值观变化。带着同理心的分析,才能避免误判。

实际应用中要注意什么?个人经验是,既要避免“想当然”,也要防止过度分析。比如邻居家深夜传来响声,与其猜测“是不是在吵架”,不如先观察:最近是否有装修?老人是否独居?结合多种线索的揆情度理,比单一猜测更可靠。

说到底,这个成语教给我们的是:在复杂世界里保持清醒认知。就像医生问诊时要结合症状和病史,我们面对问题时,也要学会把事实逻辑与人性温度结合起来看。这种思维方式,或许能让很多矛盾找到更柔和的解决方式。

揆情度理的造句

  1. 造句 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揆情度理,似乎不该出在他身上。
  2. 造句 红梅回到学院之后总想着青爸爸所说的话,又揆情度理那天与青蔡吵架之事,自己明明看到他和几个地痞**混在一起,太不可思议了。
  3. 造句 其实,他两个内心都和梁九一样本来揆情度理也很痛恨并想着快刀斩乱麻地报销了那几些秃驴的,只是因了张大帅的一句轻率话羁绊才暂时搁浅了起来的。
  4. 造句 先主命舛,不幸罹难,揆情度理,哀恸之至。
  5. 造句 但遗书外种种不合情理的现象,让我不得不揆情度理,大家还记得我昨天对斯塔布的死的案情分析吧?目的就是为了把克洛斯处心积虑的阴谋揭露给大家。
  6. 造句 但是揆情度理,以前极写贾蓉之怕贾珍,这回事如果不是他也有一手,恐怕不敢对父亲笑。
  7. 造句 穆、耆二人,罪无可逭,但为英人吊丧起见,亦未免近于周内,两国通好,吊贺固宜,乃以却之使去,即目为恭顺,因追论疆事失败之罪,揆情度理,殊嫌失当。
  8. 造句 冤有头,债有主,在下文天佑敢作敢为愿一力承当,望阁下揆情度理,莫要牵连无辜。
  9. 造句 诸卿所言都有几分道理,立后之事关乎社稷千秋,朕与太后及一干宗亲长者好生斟酌,诸卿也当揆情度理,审慎荐贤,择时再议。

"揆情度理"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