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uí
  • qíng
  • shěn
  • sh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uí qíng shěn shì

成语解释:估量情况审察形势。

成语出处:清·陈炽《叙》:“我恶西人,我思古道,礼失求野,择善而从,以渐复虞、夏、商、周之盛轨,揆情审势,旦暮之间耳。”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揆情審勢

英文翻译:A review of the situation

揆情审势的意思

揆:1.估量;揣测:揆度(duó)。2.道理;准则:其揆一也(其道理是一样的)。3.掌握;管理。后因称宰相、内阁总理的职位为揆:以揆百事。阁揆。

情:1.感情:热情。有情。无情。温情。2.情面:人情。讲情。托情。求情。3.爱情:情书。情话。谈情。4.情欲;性欲:春情。催情。发情期。5.情形;情况:病情。军情。实情。灾情。6.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请。

审:1.详细;周密:详审。审慎。2.审查:审稿。审核。3.审问;讯问处理案件:审讯。审判。4.知道:未审近况如何?5.文言副词。的确;果然:审如其言。

势:1.势力:权势。人多势众。仗势欺人。2.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来势。势如破竹。3.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山势。地势。水势汹涌。4.政治、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局势。大势所趋。5.姿态:手势。姿势。6.雄性生殖器:去势。

成语评论

揆情审势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拆开来看其实很实用。“揆”是揣摩、分析,“情”是情况,“审”是观察,“势”是形势。合起来就是“分析情况,观察形势”——这不就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吗?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吧。比如你打算跳槽,朋友说:“隔壁公司工资高!”这时候直接冲过去可能不靠谱。你得先“揆情审势”:新行业前景如何?团队氛围适合你吗?自己的技能匹配吗?如果只盯着工资,可能掉坑里。反过来,如果发现行业在风口、岗位能发挥专长,那果断行动反而是明智的。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随机应变’有什么区别?”其实关键在主动性。随机应变像打乒乓球,球来了才接;揆情审势更像下棋,提前看三步。比如社区便利店老板发现年轻人爱网购,主动增加快递代收和网红零食,这就是在趋势形成前就“审势”布局。

工作中这个能力尤其重要。我有个同事总抱怨项目推进慢,后来发现他习惯直接执行指令,却很少分析领导真实需求。比如领导说“做个用户调研”,他按模板交报告,但实际领导可能想验证某个产品方向。学会“揆情”后,他会在调研里加入竞品对比,结果报告直接被董事会采纳。

不过要注意,过度分析可能变成“纸上谈兵”。去年朋友想开奶茶店,市场报告、选址模型做了三个月,结果看中的铺面早被人租走。所以说,揆情审势不是要算无遗策,而是用有限信息做最优决策,就像老司机开车——既盯着导航看大方向,也随时注意眼前的路况。

说到底,这个成语教我们的不是高深理论,而是种思维习惯。信息爆炸的时代,与其被碎片牵着走,不如每天抽五分钟想想:今天的关键变量是什么?哪些信号值得关注?这种习惯积累久了,做选择时自然会多几分从容。

"揆情审势"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