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uī
  • lóng
  • zuò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uī lóng zuò yǎ

成语解释:假装聋哑。指故意不理睬,假做不知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闹铜台》第二折:“我如今装醉如痴,推聋做哑,待时守分。”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状语;指故意当不知道

繁体字形:推聋做哑

英文翻译:Push deafness to make dumb

推聋做哑的意思

推:1.向外用力使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顺着用力的方向移动:推车。推磨。推倒。我推了他一把。门没有闩上,一推就开了。2.(推磨)磨或(推碾子)碾(粮食):推了两斗荞麦。3.用工具贴着物体的表面向前剪或削:推草机。推头。用刨子推光。4.使事情开展:推广。推销。推行。把水利建设推向高潮。5.根据已知的事实断定其他;从某方面的情况想到其他方面:类推。推算。推己及人。6.让给别人;辞让:推辞。推让。解衣推食。既然大家都选你,你就别推了。7.推诿;推托:推三阻四。8.推迟:开会日期往后推几天。9.推崇:推许。推重。10.推选;推举:大家推老张担任小组长。

聋:耳朵听不见声音,通常把听觉迟钝也叫聋:聋哑。耳聋眼花。

做:1.制造:做衣服。用这木头做张桌子。2.写作:做文章。3.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做工。做事。做买卖。4.举行庆祝或纪念活动:做寿。做生日。5.充当;担任:做母亲的。做官。做教员。做保育员。今天开会由他做主席。6.当做:树皮可以做造纸的原料。这篇文章可以做教材。7.结成(某种关系):做亲。做对头。做朋友。8.假装出(某种模样):做样子。做鬼脸。做痛苦状。

哑:[yǎ]1.不能说话或说不出话来:哑巴。哑口无言。2.嗓子沙哑:哑嗓。3.(旧读è)笑声:哑然失笑。[yā]见〔咿哑〕

成语评论

推聋做哑”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假装听不见、说不出话,实际用来形容人故意装糊涂,回避问题。比如同事A把工作失误推给同事B,自己却一脸无辜地说“我不知道啊”,这就是典型的推聋做哑。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人选择这样做呢?其实,这背后往往藏着怕担责或想逃避矛盾的心理。

举个例子,小明在小组项目里没完成任务,却对组长说:“上次开会你好像没提具体要求吧?”表面看是“不记得”,实际是甩锅。这种时候,组长如果直接点破:“任务清单上周就发群里了”,反而能打破对方的伪装。你看,推聋做哑就像给自己戴了层面具,但面具戴久了,信任也就磨没了。

有人可能疑惑:装傻充愣真能解决问题吗?短期或许能混过去,但长期来看,就像往气球里打气——早晚会爆。比如夫妻吵架时,一方总说“算了不说了”,看似避免冲突,实则让矛盾越积越深。倒不如坦诚说句:“这事我确实有错,咱们聊聊?”人际关系反而会更扎实。

我个人觉得,推聋做哑本质上是一种“心理躲猫猫”。现代社会压力大,偶尔装傻可以理解,但如果变成习惯,就像总用创可贴处理伤口,治标不治本。与其费心演戏,不如把精力用在解决问题上。毕竟,真诚才是关系的“防撞气囊”,关键时刻能兜住底。

下次遇到想推聋做哑的情况,不妨试试“三步走”:先深呼吸稳住情绪,再明确说出事实,最后主动提出解决方案。比如邻居音响太吵,与其心里抱怨“算了忍忍吧”,不如敲门说:“您家音乐很有品味,不过晚上十点后能调小点吗?”既保留体面,又推动改变。生活里很多事,直面比回避更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