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uī
  • s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uī sān lā sì

成语解释:推:推诿。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好生给姨太太捶腿。要茶要水,别推三拉四的。”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找各种借口推托

繁体字形:推三拉四

英文翻译:Push three pull four

推三拉四的意思

推:1.向外用力使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顺着用力的方向移动:推车。推磨。推倒。我推了他一把。门没有闩上,一推就开了。2.(推磨)磨或(推碾子)碾(粮食):推了两斗荞麦。3.用工具贴着物体的表面向前剪或削:推草机。推头。用刨子推光。4.使事情开展:推广。推销。推行。把水利建设推向高潮。5.根据已知的事实断定其他;从某方面的情况想到其他方面:类推。推算。推己及人。6.让给别人;辞让:推辞。推让。解衣推食。既然大家都选你,你就别推了。7.推诿;推托:推三阻四。8.推迟:开会日期往后推几天。9.推崇:推许。推重。10.推选;推举:大家推老张担任小组长。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拉:[lā]1.用力使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跟着自己移动:拉锯。拉纤。把车拉过来。2.用车载运:平板车能拉货,也能拉人。3.带领转移(多用于队伍):把二连拉到河那边去。4.牵引乐器的某一部分使乐器发出声音:拉胡琴。拉手风琴。5.拖长;使延长:拉长声音说话。快跟上,不要拉开距离!6.拖欠:拉亏空。拉下不少账。7.抚养:他母亲很不容易地把他拉大。8.帮助:人家有困难,咱们应该拉他一把。9.牵累;拉扯:自己做的事,为什么要拉上别人?10.闲谈:拉话。拉家常。11.排泄(大便):拉屎。拉肚子。[lá]刀刃与物件接触,由一端向另一端移动,使物件破裂或断开;割:把皮子拉开。手上拉了个口子。“剌”[lǎ]见〖半拉〗、[là]同“”(là)。

四:1.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成语评论

推三拉四”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吧。邻居老张想约同事周末加班赶项目,同事却说:“我这周要辅导孩子功课,下周还得带老人体检,实在抽不出时间。”这就是典型的推三拉四——既不说“不”,也不痛快答应,用各种借口拖延推脱。

为什么人们会这样表达呢?想象你正组织同学聚会,群里突然冒出条消息:“我最近感冒刚好,家里猫又生病了,可能去不了。”结果当晚却在朋友圈刷到对方在KTV唱歌的视频。这种用看似合理的理由婉拒,实则暴露了态度敷衍,正是成语背后的人情世故。

有人可能会问:直接拒绝不就好了?其实这个行为背后藏着微妙心理。就像新人小王被领导安排额外任务时,他既不想得罪人,又怕接下烫手山芋,只能支支吾吾:“我手头还有三个报告没写完,下个月要出差,可能得看情况。”这种顾左右而言他的状态,恰恰反映了职场中的自我保护机制。

不过在我看来,推三拉四就像包着糖衣的黄连。短期看似乎保全了面子,长期却可能透支信任。记得去年帮朋友策划婚礼,有个伴娘先后以“过敏发作”“航班取消”推掉两次彩排,结果当天因为流程不熟闹了笑话。与其找借口,不如坦诚沟通更显真诚。

换个角度思考,这种现象也折射出人际关系中的弹性空间。就像社区志愿者招募时,李大妈笑着摆手:“我这老胳膊老腿的,给你们年轻人当后勤还行,上台表演可要了我的命咯。”这种带自嘲的推脱,反而让气氛更轻松,比冷冰冰的拒绝更易被接受。

真正聪明的人懂得把推三拉四变成润滑剂。上周在咖啡馆听到段对话特别有意思:“这次团建我可能参加不了,不过可以帮大家设计路线图。”既表达了难处,又给出了替代方案。这种有温度的沟通方式,或许才是化解尴尬的最佳答案。

推三拉四的造句

  1. 造句 有些人我看了都不高兴,用个新药做个实验一直推三拉四。
  2. 造句 老大,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候你可别赖账,再推三拉四的说没有时间了啊。
  3. 造句 市府官员表示昨日发展不足为奇,每逢预算削减总会发生政府做事的推三拉四的现象。
  4. 造句 现在随着权力的增大,下面一些将军开始狂妄起来了,他们自以为是,以老子天下第一自居,对总部的命令推三拉四,挑三捡四,很不像话。
  5. 造句 售后服务在很多小型装饰公司看来是增加成本之举,因此往往推三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