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uī
  • sān
  • dà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uī sān dàng sì

成语解释:推:推诿;宕:拖延。形容一再推诿拖延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五回:“原来仓樵欠了米店两个月的米账,没钱还他,那店伙天天来讨,总是推三宕四,那讨账人发了急,所以就吵了起来。”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推三宕四

英文翻译:Three delays and four delays

推三宕四的意思

推:1.向外用力使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顺着用力的方向移动:推车。推磨。推倒。我推了他一把。门没有闩上,一推就开了。2.(推磨)磨或(推碾子)碾(粮食):推了两斗荞麦。3.用工具贴着物体的表面向前剪或削:推草机。推头。用刨子推光。4.使事情开展:推广。推销。推行。把水利建设推向高潮。5.根据已知的事实断定其他;从某方面的情况想到其他方面:类推。推算。推己及人。6.让给别人;辞让:推辞。推让。解衣推食。既然大家都选你,你就别推了。7.推诿;推托:推三阻四。8.推迟:开会日期往后推几天。9.推崇:推许。推重。10.推选;推举:大家推老张担任小组长。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宕:[dàng]1.拖延:延宕。2.放纵;不受拘束:跌宕。[tàn]3.宕昌,地名,在甘肃。

四:1.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成语评论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手头有任务要完成,却总是找各种理由拖延,比如“明天再弄吧”“等状态好了再说”——这种反复推脱、迟迟不行动的状态,用成语“推三宕四”形容再贴切不过了。

举个现实中的例子:办公室里小王被分配整理年度报表,每当同事询问进度时,他总说“打印机坏了”“系统需要升级”或者“数据还没收齐”。这时候组长就会提醒:“咱们团队可不喜欢推三宕四的工作态度,遇到困难应该主动沟通解决。”这里既点明了问题,也给出了积极建议。

为什么人们会出现推三宕四的行为呢?核心问题在于对责任的逃避。比如学生面对暑假作业,用“天气太热影响效率”“参考资料不齐全”当借口,其实根源是畏难心理在作祟。这种情况下,与其找理由拖延,不如拆解任务为每天写两页的小目标,反而更容易推进。

我观察到生活中,推三宕四往往伴随着时间管理能力的缺失。比如朋友聚会时,组织者反复更改日期:“这周末要加班”“下周孩子有考试”,结果半年都没聚成。这时候需要有人站出来说:“咱们就定下周六下午三点,特殊情况单独调整如何?”果断决策往往比反复推脱更能解决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推三宕四与谨慎考虑有本质区别。当同事认真核对项目风险而暂缓执行时,这属于必要的工作流程;但若每次讨论都重复“再调研下市场”“多找几家供应商”却不行动,就可能演变为消极逃避。关键在于判断拖延行为是否产生实际价值。

面对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偶尔的推三宕四可以理解,但长期如此可能错失良机。试着把“我明天再做”换成“现在先完成15分钟”,把“条件还不成熟”转化为“目前能做到哪一步”,你会发现行动力就像滚雪球,越早开始就越容易进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