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ǒng
  • shǒu
  • tīng
  • mì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ǒng shǒu tīng mìng

成语解释: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顺地听从对方的命令,毫无反抗。

成语出处:《明史 陈九畴传》:“边臣怵利害,拱手听命,致内属番人勾连接引,以至于今。”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卑恭的样子

繁体字形:拱手聽命

英文翻译:Hand in hand

拱手听命的意思

拱:1.两手相合,臂的前部上举:拱手。2.环绕:拱卫。众星拱月。四山环拱的大湖。3.肢体弯曲成弧形:拱肩缩背。黑猫拱了拱腰。4.建筑物成弧形的:拱门。连拱坝。5.姓。6.用身体撞动别的东西或拨开土地等物体:用身子拱开了大门。猪用嘴拱地。一个小孩儿从人群里拱出去了。7.植物生长,从土里向外钻或顶:苗儿拱出土了。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听:1.用耳朵接受声音:听广播。2.服从;接受;照办: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听劝告。3.任凭:听其自然。4.判断;治理:垂帘听政。5.英语音译词。金属制的密封罐、筒等。也用作量词:听装香烟。一听啤酒。

命:1.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脉。性命。相依为命。2.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天命。命相(xiàng)。命运(a.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b.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命命”)。3.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奉命。遵命。命令。使命。4.给予(名称等):命名。命题。命意。5.指派,使用:命官。

成语评论

拱手听命”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双手合抱行礼,听从命令”,常用来形容毫无主见、完全顺从他人指令的状态。比如《史记》中记载,楚汉相争时,项羽的谋士范增多次提出战略建议,但项羽刚愎自用,最终导致范增只能“拱手听命”,错失良机。这里有个疑问:为什么人们明知被动服从可能带来坏结果,仍选择这样做?其实背后往往涉及权力关系——当个体处于弱势时,表面顺从可能是最安全的生存策略。

再看现代职场场景。某公司部门会议上,主管强行推进一个明显存在漏洞的方案,团队成员面面相觑却无人反驳,最终集体“拱手听命”。这种情况反映出什么?表面看是团队协作,实则是责任分散效应在作祟——当多数人选择沉默时,个体更容易放弃独立思考。但换个角度看,这种“暂时性服从”也可能为后续修正争取时间,关键要看是否有勇气在适当时机提出建设性意见。

家庭教育中同样存在类似现象。比如父母要求孩子必须报考指定专业,青少年虽然内心抗拒,最终仍“拱手听命”。这类案例的核心矛盾是什么?本质上是对权威的盲目崇拜与个体成长需求的冲突。值得思考的是:真正的教育应当培养批判性思维,而非制造无条件服从的“乖孩子”。这里我有个观察:很多表面顺从的年轻人,往往在掌握资源后会突然变得叛逆,这说明压抑的自主意识终将寻找出口。

有个历史细节颇有意思。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推行改革时,六部官员多“拱手听命”,看似效率极高,实则暗藏危机。这揭示了一个管理悖论:绝对服从虽能快速推进事务,却会扼杀组织的纠错能力。我的观点是:健康的团队关系中,“有限度的质疑”比“无条件的服从”更能促进长远发展,就像树木需要适度风雨才能长得坚实。

成语的应用场景随着时代变迁不断拓展。如今在商业合作中,初创企业面对投资方不合理要求时,若选择“拱手听命”,可能丧失发展主动权;但若完全对抗,又可能错失资源支持。这种两难境地如何破解?关键在于建立平等对话机制——既保持礼节性尊重,又能清晰表达核心诉求,这才是现代语境下对“拱手听命”的智慧超越。

语言是流动的活水,成语的使用更需与时俱进。当我们谈论“拱手听命”时,不应简单将其等同于懦弱或愚忠,而应看到其中蕴含的情境智慧。在必须遵守规则时保持礼节性配合,在涉及原则问题时敢于理性发声,这种动态平衡或许才是传统文化留给当代人的真正启示。

拱手听命的造句

  1. 造句 胡伟和黄炳二人拱手听命,犹如鬼魅般消失在众人的眼前。
  2. 造句 欧阳华拱手听命,出去布置去了。
  3. 造句 七人齐声拱手听命,申勇点了点头,道:帮着甲乙两队的兄弟一起搭窝棚去。
  4. 造句 蓝衣青年莫言做拱手听命状,看了仇一眼,撇了撇嘴。
  5. 造句 岳飞看到拱手听命的牛皋董先,同样是激动万分。
  6. 造句 馥钰儿倒是机灵,学着他人的样子拱手听命。
  7. 造句 这番情景姬战很满意,不过最前方还有几个刺头将官,既不下跪也不拱手听命,一副双手抱胸不可一世的样子。
  8. 造句 算数!当然算数!只要姬宗师将杨兄尸骸抛出为证,你便是儒教之主!天下儒门弟子,皆拱手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