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ǎn jīng tī féi
成语解释:拣:挑选;精:瘦肉;肥:肥肉。指刻意选择,多方挑剔
成语出处: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五回:“都氏只是拣精剔肥,东推西阻,媒婆说得丑些,又落得好推。”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挑剔
繁体字形:拣精剔肥
英文翻译:Pick up the essence and fertilizer
拣:1.挑选:拣选。拣择。挑肥拣瘦。时间有限,请拣要紧的说。2.同“捡”。
精:1.经过提炼或挑选的:精盐。2.提炼出来的精华:酒精。鱼肝油精。3.完美;最好:精彩。精益求精。4.细(跟“粗”相对):精密。精确。精巧。工艺精。5.机灵心细:精明。精干。这孩子比大人还精。6.精通:博而不精。精于针灸。7.精神;精力:聚精会神。精疲力竭。8.精液;精子:遗精。受精。9.妖精:修炼成精。10.用在某些形容词前面,表示“十分”、“非常”:精瘦。雨把衣服淋得精湿。
剔:1.从骨头上把肉刮下来:把骨头剔得干干净净。2.从缝隙里往外挑(tiǎo):剔牙缝儿。剔指甲。3.剔除:挑剔。把烂了的果子剔出去。4.汉字的笔画,即挑(tiǎo)
肥:1.含脂肪多(跟“瘦”相对,除“肥胖、减肥”外,一般不用于人):肥猪。肥肉。马不得夜草不肥。2.肥沃:土地很肥。3.使肥沃:肥田粉。4.肥料:底肥。绿肥。化肥。积肥。5.收入多;油水多:肥差。活儿肥。6.指由不正当的收入而富裕:坑了集体,肥了自己。7.利益;好处:分肥。抄肥(捞外快)。8.肥大9.(跟“瘦”相对):棉袄的袖子太肥了。10.姓。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拣精剔肥”这个成语,但到底什么是“拣精剔肥”?举个现实的例子:小明买水果时,总爱把整箱苹果翻个遍,只挑颜色最红、形状最圆的,剩下的全丢在一边。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拣精剔肥”——只选最好的,剩下的完全不要。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挑三拣四’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有微妙差异。“挑三拣四”侧重挑剔,而“拣精剔肥”更强调在优质资源中做极致筛选。比如公司招聘时,从100份简历中筛选出3个顶尖人才,这就属于“拣精剔肥”。
为什么有人会这么做?我曾观察过一位茶艺师朋友。她泡茶时,会从同一批茶叶中反复比较,只选叶片完整、香气饱满的来冲泡。她说:“好的原料能让结果事半功倍。”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正是“拣精剔肥”的积极面——用有限的精力创造最大价值。
不过凡事过犹不及。有个邻居阿姨买菜时,为了挑最新鲜的青菜,常常让菜贩把整筐菜倒出来翻找。结果其他顾客等得不耐烦,菜叶也被翻得七零八落。可见“拣精剔肥”若失了分寸,反而会造成资源浪费。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特别值得玩味。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做选择:刷短视频时划走不感兴趣的、网购时筛选高分店铺、甚至交友时筛选三观契合的人。关键是要像淘金一样,既保持敏锐的辨别力,又不让筛选过程消耗过多成本。
下次遇到需要做选择时,不妨问问自己:此刻的“拣精剔肥”是为了提升质量,还是单纯在满足挑剔心理?把握好这个尺度,我们就能既避免将就,又不会陷入无意义的完美主义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