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uō qīng yū zǐ
成语解释:汉制,诸侯佩带的印绶为紫色,公卿为青色。因以“拖青纡紫”比喻官位显贵。
成语出处: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三章:“今日华门一酸儒,来岁可以金马玉堂矣;今日市门一岨侩,明日可以拖青纡紫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贵人
繁体字形:拕青紆紫
英文翻译:Purples
拖:1.拉着物体使挨着地面或另一物体的表面移动:拖船。拖地板。火车头拖着十二个车皮。2.在身体后面耷拉着:拖着辫子。拖着个尾巴。3.拖延;延续:拖时间。这件工作拖得太久了。声音拖得很长。4.牵制;牵累:拖累。拖住敌人。5.姓。
青:1.黑色:青布。青线。2.绿色(多用于植物)或蓝色(用于天空):青草。青天。3.青草或没成熟的庄稼:踏青。看青。4.青年:老中青。5.青海的简称。
纡:1.弯曲;曲折:萦纡。2.系;结:纡金佩紫(指地位显贵)。
紫:1.红和蓝合成的颜色:紫红。青紫。玫瑰紫。2.姓。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拖青纡紫"都会疑惑: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成语描绘的是古代官员的显赫地位——青色官服外罩紫色绶带,用服饰颜色象征权贵身份。就像现代人看见特定样式的制服就能辨认职业,古人通过衣裳颜色就能判断官员品级。
举个具体例子:明代小说《金瓶梅》里描写西门庆得官后"拖青纡紫游街市",活灵活现地展现了暴发户穿着官服招摇过市的场景。这不禁让人思考:当外在服饰成为身份标识,究竟彰显的是实际才能,还是虚荣心作祟?
有个有趣的对照现象:现代职场虽然不再穿彩色官服,但手表、汽车、住宅区同样成为新型"颜色标识"。不过我认为真正的能力不该被外在符号框定,就像宋代诗人苏轼即便被贬仍能写出"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诗句,展现出超越物质表象的精神境界。
再看《红楼梦》中贾政身穿蟒袍接待北静王的描写,紫色袍服上的金线刺绣在阳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这种视觉冲击恰恰印证了成语背后的深层逻辑:权力需要通过可见的符号建立威严。但反观今天,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推崇"低调的实力派",这种价值观的转变耐人寻味。
不妨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在当代创业路演现场,有位穿着休闲装的演讲者用扎实的数据征服投资人。这或许就是新时代的"拖青纡紫"——用真才实学代替华而不实的外在装饰。当社会评价体系从"看衣冠"转向"看成果",那些真正推动进步的创新者,正在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身份新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