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niān suān chī cù
成语解释:产生嫉妒情绪。多指在男女关系上。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5卷:“怎奈静真情性利害,比空照大不相同,极要拈酸吃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嫉妒人
繁体字形:拈酸喫醋
英文翻译:be jealous
拈:用手指头夹;捏:信手拈来。注:拈,旧又读niǎn,同“撚”“捻”,义为“用手指搓”。《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据此将“撚”处理为“拈”的异体字。但今天“用手指搓”的意义多使用“捻”,而在“拈”字下只注niān音,义为“用手指夹取”。因此,今天“拈”(niān,用手指夹取)与“撚”(niǎn,用手指搓)音义都不同,二者已不存在异体关系,不再将“撚”作为“拈”的异体字。
酸:1.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正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能跟碱中和生成盐和水,跟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水溶液有酸味,可使石蕊试纸变红。如盐酸、硫酸等。2.像醋的气味或味道:酸菜。酸枣。青梅很酸。3.悲痛;伤心:辛酸。悲酸。心里一酸,眼泪就淌了下来。4.迂腐(多用于讥讽文人):穷酸。酸秀才。5.因疲劳或疾病引起的微痛而无力的感觉:腰酸腿疼。腿站酸了。
吃:1.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经过咀嚼咽下去(包括吸、喝):吃饭。吃奶。吃药。2.依靠某种事物来生活:吃老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3.吸收(液体):道林纸不吃墨。4.消灭(多用于军事、棋戏):吃掉敌人一个团。拿车吃他的炮。5.承受;禁受:吃得消。吃不住。6.受;挨:吃亏。吃惊。吃批评。7.耗费:吃力。吃劲。8.被(多见于早期白话):吃他耻笑。9.见〖口吃〗。
醋:1.含有醋酸的调味品。有酸味,一般用米、高粱作原料发酵制成。也可用酒或酒糟发酵制成。2.嫉妒(多指在男女关系上):吃醋。
说到“拈酸吃醋”这个成语,很多人会联想到男女感情中的小心眼,但它真的只局限于此吗?我们先看一个例子:办公室里的小张总爱打听同事的奖金数额,一旦听说别人比自己高,就闷闷不乐好几天。这种暗戳戳比较、心里泛酸水的状态,其实也是“拈酸吃醋”的一种表现。
为什么人们会不自觉地产生这种情绪? 心理学家认为,这和人类渴望被认可的天性有关。就像孩子看到父母夸奖别人家小孩时,会故意弄出声响吸引注意一样,成年人也会在社交关系中通过比较来确认自身价值。但这种情绪如果过度发酵,反而容易让自己陷入内耗。
举个例子更直观:小区广场舞队伍里,王阿姨总嫌李阿姨站的位置比她靠前,为此专门买了条更闪亮的舞裙。这看似是争强好胜,实则是用外在形式掩盖内心的不安。用老百姓的话说,这就是典型的“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只不过换成了“穿不上C位就换新衣裳”。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心态完全有害无益吗? 我倒觉得适度的小情绪未必是坏事。就像辣椒酱能刺激食欲,偶尔的“酸劲儿”反而能成为进步动力。关键是要学会转化——与其盯着别人的成就泛酸,不如把这份心思用来打磨自己的本领。
观察发现,职场中那些能把嫉妒转化为学习对象的人,往往成长得更快。就像刚入职的小刘,起初羡慕主管处理危机游刃有余,后来主动请教工作方法,两年后反而成了部门新星。这种“化酸为甜”的智慧,或许才是应对这类情绪的正确答案。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让人心里泛酸的时刻,重要的是别让这种情绪发酵成陈年老醋。下次感觉酸味上涌时,不妨换个角度想想:这坛子醋能不能拿来腌黄瓜?转化思路往往比压抑情绪更有建设性。毕竟,人生的滋味本就应该酸甜苦辣咸样样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