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ān dāng bù qǐ
成语解释:指承担不了责任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一回:“包怀原是谨慎之人,既有百万之称,自恐担当不起。”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不能承担自己的职责
繁体字形:擔當不起
英文翻译:Can't bear it
担:[dān]1.用肩膀挑:担水。2.承当,负责:担负。担任。担当。担待(a.原谅;b.担当责任)。担重任。担风险。[dàn]1.挑东西的用具,多用竹、木做成:扁担。2.一挑东西:担子。勇挑重担。3.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一担等于一百斤。4.量词,用于成担的东西:一担水。[dǎn]同“掸”。
当:[dāng]1.担任:他当组长。2.承担:敢作敢当。3.主持:当家。4.相称:旗鼓相当(比喻实力相等)。5.应该:理当如此。6.介词。1.组成时间短语,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当我到家时,他已经走了。正当大家吃饭的时候,他回来了。2.组成处所短语,表示事件发生的处所:当众出丑。当着大家的面把话讲清楚。7.阻挡:人民军队,锐不可当。8.拟声词。撞击金属器物的声音:丁丁当当。9.抵得上;等于:一以当十。[dàng]1.合适:处理得当。3.以为:我当你走了。4.当作:别把我当客人看待。5.指事情发生的(时间):当年。6.向当铺抵押实物借钱:把金表拿去当了。7.抵押在当铺里的实物:赎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起:1.由坐卧趴伏而站立或由躺而坐:起来。起立。起床。早睡早起。2.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飞。3.物体由下往上升:皮球不起了。4.长出(疱、疙瘩、痱子):夏天小孩儿身上爱起痱子。5.把收藏或嵌入的东西弄出来:起货。起钉子。6.发生:起风了。起疑心。起作用。7.发动;兴起:起兵。起事。8.拟写:起稿子。起草。9.建立:起伙。起会。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楼。10.姓。11.件;次:这样的案子每年总有几起。防止了一起事故。12.群;批:外面进来一起人。他们分六起往地里送肥料。13.用在动词后,表示事物随动作出现:乐队奏起迎宾曲。会场响起热烈掌声。14.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涉及人或事:他多次问起过你。想起一件事。
我们常听到"担当不起"这个词,但到底该怎么理解呢?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朋友想请你当婚礼主持人,你觉得自己口才不够好,这时候可以说:"您这份信任让我感动,但主持婚礼这么重要的事,我实在担当不起。"这里既表达了谦虚,又说明了能力不足的实际情况。
有人会问:"这个成语只能在正式场合用吗?"其实不然。小王在部门会议上被推举为项目负责人,他站起来说:"各位前辈都在场,这个统筹全局的位置,晚辈确实担当不起。"这种职场场景的运用,既保持了谦虚态度,又给他人留出机会。
这个成语的妙处在于它能巧妙化解尴尬。试想亲戚想托你帮忙找工作,你明知自己能力有限,直接拒绝可能伤感情。如果说:"表哥的工作大事,我这点人脉实在担当不起",既表明了态度,又维护了关系。我发现现代人越来越懂得用这种方式保护自己的边界。
历史上也有经典案例。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种自谦之词,本质上也是在表达"担当不起"的深层含义。可见这种表达智慧自古有之。
值得注意的是,过度使用可能适得其反。邻居张阿姨总把"担当不起"挂在嘴边,有次社区选举大家推选她当楼长,她又说担当不起,结果错失了为大家服务的机会。所以关键要分清何时是真谦虚,何时是逃避责任。
现代职场有个有趣现象:当90后员工说"这个任务我可能担当不起"时,往往是在合理评估自身能力。相比硬着头皮承诺,这种坦诚反而更受管理者认可。这反映出年轻一代更注重工作匹配度而非盲目逞强。
下次遇到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时,不妨想想:是咬牙硬撑可能搞砸事情,还是坦诚"担当不起"更有利于问题解决?有时候适时的退让,恰恰是为更好的前进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