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āo
  • jiǎ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āo gē qì jiǎ

成语解释:丢掉武器,扔掉铠甲。形容军队被打得狼狈逃窜的情形。

成语出处: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3回:“部下听得,一齐抛戈弃甲跪倒。”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在战场上打了败仗

繁体字形:抛戈棄甲

英文翻译:throw away one 's arms and cast aside one 's breastplate

抛戈弃甲的意思

抛:1.扔;投掷:抛球。抛物线。抛砖引玉。2.丢下:抛妻别子。跑到第三圈,他已经把别人远远地抛在后面了。3.暴露:抛头露面。4.抛售:抛出股票。

戈:1.古代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2.姓。

弃:1.放弃;扔掉:抛弃。舍弃。遗弃。弃权。弃之可惜。2.姓。

甲:1.天干的第一位。现常用来表示顺序的第一。2.第一;居第一位:甲级。桂林山水甲天下。3.动物身上有保护功用的硬壳:甲壳。指甲。4.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甲。装甲车。5.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若干户为一甲,若干甲为一保。

成语评论

说到“抛戈弃甲”,你可能会联想到古装剧里的战场画面:士兵丢下武器、脱下盔甲,头也不回地逃跑。但放到今天,这个成语还能用吗?举个例子,公司团队遇到棘手项目,有人突然退出并说“这活儿我干不了”,这算不算“抛戈弃甲”?

其实生活中这种场景并不少见。比如马拉松比赛时,选手在最后三公里因身体不适主动退赛;又比如学生面对超出能力范围的竞赛,选择及时转换目标。这些算不算“抛戈弃甲”?关键在于判断“放弃”背后的动机——是逃避困难,还是保存实力?

有人可能会问:“抛戈弃甲和半途而废有什么区别?”前者更强调彻底放弃原有“装备”,暗示连基本准备都抛弃了;后者则侧重中途停止,未必完全否定目标。比如备考时撕了所有复习资料是“抛戈弃甲”,而停止刷题去逛街只能算“半途而废”。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如今有了新解读。某创业者在产品失败后,果断关闭公司转行做咨询,后来反而开创了新局面。他说:“真正的勇气不是死守阵地,而是知道何时该战略性撤退。”这种主动选择是否颠覆了成语原本的负面含义?

我个人认为,现代社会的“抛戈弃甲”更像是个中性词。就像登山者遇到暴风雪时下撤,看似放弃实则明智。但若遇到小土坡就嚷嚷要回家,那确实是缺乏毅力。关键在于评估风险与价值的平衡点——毕竟,及时止损和轻言放弃之间,隔着一条名为“清醒认知”的河流。

下次看到有人“抛戈弃甲”,或许可以多问一句:他们丢下的是不必要的负担,还是本该坚守的信念?答案往往比表面现象更有深意。就像春天的树木主动落叶,看似退缩实则在积蓄力量,等待更适合生长的季节。

抛戈弃甲的造句

  1. 造句 那些猴,抛戈弃甲,撇剑抛枪;跑的跑,喊的喊;上山的上山,归洞的归洞;好似夜猫惊宿鸟,飞洒满天星。
  2. 造句 接着又骂了一日,到第四、五日,各军或坐或卧,抛戈弃甲,在那里休息,并无骂声。
  3. 造句 其麾下士卒纷纷抛戈弃甲,跪地请降。
  4. 造句 那些猴,抛戈弃甲,撇剑丢枪;跑的跑,喊的喊;上山的上山,归洞的归洞。
  5. 造句 这一举动大大鼓舞了士气,乌拉兵很快就败下阵来,十损之六七,其余都抛戈弃甲,四处逃命,落魄如丧家之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