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āo xiāng lí jǐng
成语解释:离开家乡故土。
成语出处:靳以《去路》:“我这么大年纪,我可不愿意抛乡离井地走那么远。”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在外瓢泊
繁体字形:抛鄉離井
英文翻译:Leave home
抛:1.扔;投掷:抛球。抛物线。抛砖引玉。2.丢下:抛妻别子。跑到第三圈,他已经把别人远远地抛在后面了。3.暴露:抛头露面。4.抛售:抛出股票。
乡:1.农村。与“城”相对:上山下乡。城乡交流。2.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家乡。故乡。3.本地的:乡土。4.行政区划单位。在县之下。5.古又同“向往”的“向(xiàng)”。
离:1.相距,隔开:距离。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2.离开,分开:分离。离别。离家。离散(sàn)。离职。离异。离间(jiàn)。支离破碎。3.缺少:办好教育离不开教师。4.八卦之一,符号是“☲”,代表火。5.古同“罹”,遭受。6.古同“缡”,妇女的佩巾。7.〔离离〕形容草木茂盛,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8.姓。
井:1.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砖石:水井。一口井。双眼井。2.形状像井的东西:矿井。油井。竖井。探井。渗井。天井。3.古制八家为一井,后借指人口聚居的地方或乡里:乡井。市井。井邑。背井离乡。4.二十八宿之一。5.姓。6.形容整齐:井然。井井有条。
说到“抛乡离井”这个词,很多人会联想到背井离乡打拼的场景。比如,村里的小张为了让孩子读更好的学校,带着全家搬到了县城,每天早出晚归开货车送货。这种为了生活目标暂时离开熟悉环境的选择,算不算“抛乡离井”?其实本质是一样的——放下原本的安稳,去未知的地方寻找机会。
有人问:“现在交通这么方便,离开老家还算‘抛乡离井’吗?”关键不在距离远近,而在心理上的割裂感。去年在深圳遇到个程序员,老家在湖南山村,虽然高铁三小时就能回去,但他笑着说:“每次在写字楼加班到半夜,看着窗外灯火通明,还是会想起老屋后的竹林。”这种时空错位的乡愁,正是成语背后的情感重量。
有意思的是,“抛乡离井”不再是单向的牺牲。认识个95后姑娘,大学毕业后主动选择去云南乡村支教,用她的话说:“城市里不缺我一个教画画的,但山里的孩子可能因为多一个老师,人生就多开一扇窗。”这种反向的“离乡”,反而让传统成语多了层时代注解——离开,有时候是为了更好地回归。
观察身边案例会发现,现代人的“抛乡离井”正在变得更灵活。老家在东北的理发师老王,每年农忙季就关掉城里的理发店回村收玉米,他说:“现在这叫候鸟模式,比老一辈在外漂几十年不敢回家实在多了。”当科技消解了部分生存焦虑,离乡与归乡渐渐融合成一种动态平衡。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捕捉到了人类共通的生存状态。无论是古代的书生赶考,还是今天的数字游民,选择离开舒适区的人都在重复同一个命题:我们究竟要为成长付出多少“熟悉感”作为代价?或许答案就像迁徙的鸟群,出发时带着忐忑,但翅膀划过天空的痕迹,本身已是生命力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