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óu shí wèn lù
成语解释: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2回:“此名为‘投石问路’。下面或是有沟,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实地,再没有听不出来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探路
繁体字形:投石問路
英文翻译:throw a stone to clear the road
投:1.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投篮。投弹(dàn)。2.跳进去:投河。自投罗网。3.放进去,送进去:投入。投资。投标。4.走向,进入:投宿(找地方住宿)。投奔。投靠。投降。投师(从师学习)。投诉。5.发向:投射。投影。6.寄,递送:投递。投稿。7.合:投合。意气相投。8.临,在…以前:投明。投暮(天黑以前)。
石:[shí]1.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花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见〖岩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药石。4.姓。[dàn]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等。)
问:1.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情或道理请人解答:询问。问事处。不懂就问。答非所问。2.为表示关切而询问;慰问:问好。问候。3.审讯;追究:审问。问案。首恶必办,胁从不问。4.管;干预:过问。不闻不问。5.向(某方面或某人要东西):我问他借两本书。6.姓。
路:1.道路:陆路。水路。大路。同路。2.路程:八千里路。路遥知马力。3.(路儿)途径;门路:生路。活路儿。4.条理:理路。思路。笔路。5.地区;方面:南路货。外路人。各路英雄。6.路线:三路进军。七路公共汽车。7.种类;等次:这一路人。哪一路病?。头路货。纸有好几路。二三路角色。8.用于队伍的行列,相当于“排”、“行”:四路纵队。9.姓。
“投石问路”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武侠小说里的招式,但实际生活中它更像是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比如同事老张想推动新项目,又担心领导不支持,于是先在会议上说:“咱们要不要试试用AI优化报表?我做了个简单的模型样本。”这种“扔块石头”的行为,既不会让提案显得突兀,又能快速获得反馈,这就是典型的职场版投石问路。
有人可能会问:直接说出完整方案不是更高效吗?其实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控制风险”。就像游客在陌生水域,总会先扔石子测水深。去年帮朋友策划露营活动时,我们先在20人小群里试水,发现大家更在意餐饮而非娱乐项目,及时调整预算分配,最终活动好评率比预期高30%。
现代生活中,投石问路有了新形态。跨境电商卖家常用的“测款”策略,本质就是商业版的投石问路——先上架少量商品观察市场反应。有个做手工皂的创业者告诉我,她每次推出新品前,都会在朋友圈发起“香味投票”,既收集了数据,又吊足了客户胃口。
在我看来,这个古老智慧在信息爆炸时代反而更有价值。虽然现在能通过大数据预测趋势,但真实的人性反馈永远无法被完全计算。就像上周我想买扫地机器人,先向邻居借用了两天,实地测试中发现尘盒容量比参数表上的数字更重要,这个认知转变让我避开了盲目消费的坑。
试探性动作的价值,在于它创造了一个缓冲带。就像画家在正式落笔前打的草稿,程序员写新功能前做的原型设计,本质上都是通过小成本试错来校准方向。有次目睹社区改造争议,物业公司没有直接施工,而是立起效果图展板收集意见,最终方案采纳了居民提出的儿童活动区改进建议,避免了后续矛盾。
与其说投石问路是种方法,不如说是种生存智慧。它教会我们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在变化中捕捉机遇。就像春天来临前先探出地面的嫩芽,既试探着温度,也迎接着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