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ǎ yā zi shàng jià
成语解释:比喻强迫去做能力做不到的事。
成语出处: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我这两下子,你是清楚的,管工交,是打鸭子上架。”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强迫
繁体字形:打鴨子上架
英文翻译:drive a duck onto a perch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⑰买:打油。打酒。打车票。⑱捉(禽兽等):打鱼。⑲用割、砍等动作来收集:打柴。打草。⑳定出;计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块钱。(21)做;从事:打杂儿。打游击。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种游戏:打球。打扑克。打秋千。(23)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打手势。打哈欠。打嗝儿。打踉跄。打前失。打滚儿。打晃儿(huàngr)。(24)采取某种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马虎眼。3.从:打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门缝里往外看。打今儿起,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dá]十二个为一打:一打铅笔。两打毛巾。[英dozen]
鸭:鸟,嘴扁腿短,趾间有蹼,善游泳,有家鸭、野鸭两种。(rǒng)毛可用来絮被子、羽绒服或填充枕头。通常指家鸭。通称鸭子。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上:[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架:1.用做支承的东西:书架。衣架。绞架。2.支承,搀扶:架桥。架不住。架空。3.互相殴打,争吵:打架。劝架。4.量词,多指有支柱或有机械的东西:五架飞机。5.捏造,虚构:架词诬控。6.古同“驾”,凌驾。
哎哟喂,今天咱们来唠唠“打鸭子上架”这个成语。说白了,这词儿字面意思就是硬把鸭子往高处赶,毕竟鸭子那短腿儿扑腾半天也上不去啊!不过你品,你细品,它其实是在比喻强人所难,逼人干压根儿不擅长的事儿。比如公司让程序员去搞商务谈判,这不就是典型的“赶鸭子上架”么?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那这成语用起来有没有啥讲究啊?”嘿,您还别说,关键得看场景对不对味儿。比如新手妈妈被亲戚催着当育儿专家,或者让五音不全的同事年会独唱,这种明明超出能力范围的情况,用“打鸭子上架”就特传神。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时候“赶鸭子上架”真就百害无一利吗?我倒是觉着这事儿得分两面看。去年我们部门搞创新大赛,领导愣是让做数据的我去搞产品设计。刚开始觉得浑身不得劲,结果硬着头皮折腾俩月,嘿!居然挖掘出自己都没发现的审美天赋。您说这算不算“鸭子意外学会了爬架”?
说到这儿肯定有人嘀咕:“那怎么判断是强人所难还是激发潜力呢?”要我说啊,关键得看后续支持。要是光让人上架不给梯子,那纯属耍流氓;可要是配上培训资源、容错空间,说不定真能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就像我姑妈去年被社区拉去教广场舞,开头天天抱怨“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嘛”,现在倒好,天天带着二十多个老姐妹编排新动作呢!
说到底,“打鸭子上架”就像把双刃剑。用好了是突破舒适圈,用岔了就是瞎折腾。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或许可以多想想:这到底是赶鸭子上架,还是给鸭子一个展示翅膀的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