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ǎ yě yā zǐ
成语解释:捕捉野鸭子,借指业余时间干活挣钱
成语出处:徐怀中《我们播种爱情》第一章:“你再这样可不行哟!伤口没好就出来打野鸭子。”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打野鴨子
英文翻译:Fight wild duck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⑰买:打油。打酒。打车票。⑱捉(禽兽等):打鱼。⑲用割、砍等动作来收集:打柴。打草。⑳定出;计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块钱。(21)做;从事:打杂儿。打游击。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种游戏:打球。打扑克。打秋千。(23)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打手势。打哈欠。打嗝儿。打踉跄。打前失。打滚儿。打晃儿(huàngr)。(24)采取某种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马虎眼。3.从:打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门缝里往外看。打今儿起,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dá]十二个为一打:一打铅笔。两打毛巾。[英dozen]
野:1.野外:旷野。野地。野火。野战。2.界限:视野。分野。3.指不当政的地位(跟“朝”相对):下野。在野。4.属性词。不是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家”相对):野兽。野兔。野菜。野花。野草。5.蛮横不讲理;粗鲁没礼貌:野蛮。粗野。撒野。这人说话太野。6.不受约束:野性。放了几天假,心都玩野了。7.姓。
鸭:鸟,嘴扁腿短,趾间有蹼,善游泳,有家鸭、野鸭两种。(rǒng)毛可用来絮被子、羽绒服或填充枕头。通常指家鸭。通称鸭子。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打野鸭子”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奇怪?它其实用来形容“费力不讨好”的行为,就像扛着猎枪去沼泽地打猎,折腾半天却可能一无所获。比如有人花三个月研究一个早已过时的技术,同事委婉提醒:“你这简直是打野鸭子,不如换个方向?”对方却摆摆手:“万一有漏网之鱼呢!”
核心问题:为什么要用“打野鸭子”比喻白费力气?这得从农耕社会说起。野鸭子机警且飞行路线不定,猎人常耗费大量时间蹲守却空手而归。这种“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的场景,自然成了比喻做事方法不当的生动案例。就像现代人熬夜做Excel报表,结果发现早有自动生成工具,忙活一宿反倒成了职场段子。
有个真实案例:朋友公司曾召集20人团队开发新功能,三个月后产品上线,市场部却反馈:“这个需求半年前就被淘汰了。”负责人当时的表情,活像被野鸭子扑了一脸泥。这件事让我想到,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扛着猎枪出门前,是不是该先看看候鸟迁徙地图?
换个角度看,“打野鸭子”未必全是坏事。去年邻居大爷迷上阳台种榴莲,虽然半颗果子都没结出来,却意外改良出新型立体种植架。你看,有时候看似徒劳的事,可能在过程中收获其他成果。就像科研领域,多少重大发现其实来自“打野鸭子”时的意外惊喜?
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不妨先问自己两个问题:目标是否清晰如猎枪准星?方法是否科学像卫星定位?毕竟在这个信息透明的时代,我们比老猎人多了太多导航工具。与其在芦苇荡里盲目转悠,不如先打开手机查查野鸭观测APP——聪明地努力,才是这个时代的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