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ià
  • wē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ǎ xià mǎ wēi

成语解释:官吏初到任时,严厉对待属员,并加以责打,以显示威风。后也指初见面时借故给人出难题,以显示自己的权威

成语出处: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执所携巴棍而毒殴之,名曰打下马威。”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借故给人出难题

繁体字形:打下馬威

英文翻译:Beat Javier

打下马威的意思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⑰买:打油。打酒。打车票。⑱捉(禽兽等):打鱼。⑲用割、砍等动作来收集:打柴。打草。⑳定出;计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块钱。(21)做;从事:打杂儿。打游击。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种游戏:打球。打扑克。打秋千。(23)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打手势。打哈欠。打嗝儿。打踉跄。打前失。打滚儿。打晃儿(huàngr)。(24)采取某种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马虎眼。3.从:打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门缝里往外看。打今儿起,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dá]十二个为一打:一打铅笔。两打毛巾。[英dozen]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威:1.表现出来的能压服人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态度:威信。威严。示威。助威。狐假虎威。2.凭借威力(采取某种行动):威逼。威吓。威胁。3.姓。

成语评论

哎哟喂,今儿咱们来聊聊“打下马威”这个成语,您可别小瞧它,用对了地方那叫一个带劲儿!先给大伙儿整句例句开开胃:新上任的部门经理一开会就点名批评老员工迟到,明显是想打下马威,树立威信。您瞅瞅,这操作是不是典型的下马威?但问题来了——到底啥叫“下马威”啊?为啥非得“打”这个动作?

这词儿其实跟古代官员上任有关联。旧时候大老爷们新到任,总得抓几个刺头杀鸡儆猴,这就叫“打下马威”。现在嘛,说白了就是用强势手段快速建立主导权。好比家里小孩闹腾,老妈子突然板起脸没收玩具,那效果立竿见影!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种套路放现在职场还管用吗?个人觉着得看火候,新官上任三把火可以理解,但要是天天搞这套,迟早得翻车。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区新来的保安队长突击检查电动车停放,当天就贴了二十张罚单,这波下马威直接让乱停现象消停大半。您发现没?关键得抓准时机和尺度!就跟炒菜似的,火大了容易焦,火小了不熟。有回我带新人团队,头天就定了三条铁律,结果第二天就有人踩线。当时硬着头皮扣了奖金,虽然场面难看,但后来团队纪律性蹭蹭往上涨。

不过咱也得说句公道话,现在年轻人可不像老一辈那么吃这套。前阵子听说个趣事儿:某公司空降的领导在全员会上拍桌子训人,结果底下90后当场甩出辞职报告,反倒让领导下不来台。您说这事儿闹的!所以说啊,下马威到底是灵丹妙药还是双刃剑?依我看,关键得看对象和场合。就像吃重庆火锅,有人觉得麻辣过瘾,有人直接辣哭,同一个道理嘛!

最后扯点个人观点:这招数用好了能事半功倍,但千万别当万能钥匙使。现在讲究的是以理服人,以德服众。您要真遇上非得用下马威的情况,记住快准狠三字诀,整完活还得给颗甜枣儿。就像老家那句俗话:“打一巴掌揉三揉”,这才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