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i mú qīng ěr
成语解释:戴目:仰视的样子;倾耳:侧着耳朵细心倾听。认真听,抬头看。形容殷切期盼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山传》:“使天下之人戴目而视,倾耳耳听。”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戴目倾耳
英文翻译:Wearing eyes and ears
戴:1.把东西加在头、脸、颈、胸、臂、手等处:戴帽子。戴眼镜。戴红领巾。戴手套。2.头上顶着;承当着:披星戴月。戴罪立功。3.拥护;尊敬:爱戴。感戴。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倾:1.歪;斜:倾斜。身子向前倾着。2.倾向:左倾。右倾。3.倒塌:倾覆。大厦将倾。4.使器物反转或歪斜,尽数倒出里面的东西:倾箱倒箧。倾盆大雨。5.用尽(力量):倾听。倾诉。倾全力把工作做好。6.压倒:权倾朝野。
耳:1.耳朵:耳聋眼花。耳闻目睹。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3.位置在两旁的:耳房。耳门。4.姓。5.而已;罢了:想当然耳。技止此耳。
哎呦,说到“戴目倾耳”这个成语,咱先得掰扯掰扯它的意思。你猜这词儿是啥意思?简单来说啊,就是形容一个人瞪大眼睛、竖起耳朵,全神贯注听别人说话的样子。比如说,老张开会时戴目倾耳盯着领导的PPT,生怕漏掉半个字——这画面感是不是立马就有了?
不过你可能会问,这成语和“聚精会神”有啥区别呢?问得好!其实啊,“戴目倾耳”更强调身体动作的细节,像眼神聚焦、耳朵支棱起来那种生理反应;而“聚精会神”更偏向心理层面的专注。举个栗子,小明戴目倾耳地听爷爷讲抗战故事,手里还攥着根铅笔随时做笔记,这状态可比单纯的心理投入更立体吧?
话说回来,这成语现在用得少了吧?确实,现在年轻人更爱说“疯狂记笔记”或者“竖起雷达”。但咱们中华文化讲究的就是个传承不是?上次我在博物馆看见一群小学生戴目倾耳地听讲解员说青铜器的故事,那专注劲儿,看得我都想掏出小本本跟着记两笔。
哎对了,用这成语要注意啥?关键得抓住“视听双管齐下”的精髓。像那种边刷手机边嗯嗯啊啊应付聊天的,可绝对配不上“戴目倾耳”这词儿。个人觉得啊,这成语特别适合用在需要体现尊重感的场合,比如新人虚心请教前辈,或者粉丝见面会上迷妹迷弟们的星星眼——你懂的,那种发自肺腑的专注最打动人。
最后唠句实在的,虽然这些老成语不像网络热词那么抓眼球,但用对了地方真能画龙点睛。下次听重要汇报或者参加读书会,不妨试试用“戴目倾耳”形容别人的认真样,保准让人眼前一亮。毕竟啊,语言这玩意儿就像老酒,越品越有滋味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