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àn
  • cáng
  • huì
  • d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àn cáng huì dào

成语解释:慢藏:收藏不慎;诲:教导。收藏财物不慎,等于诱人偷窃。

成语出处:《周易 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因保管疏忽而招致盗窃

繁体字形:慢藏誨盗

英文翻译:failure to put things away properly is inviting theft

慢藏诲盗的意思

慢:1.速度低;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长(跟“快”相对):慢车。慢走。慢手慢脚。你走慢一点儿,等着他。2.从缓:且慢。慢点儿告诉他,等两天再说。3.莫;不要:慢道。慢说。4.姓。5.态度冷淡,没有礼貌:傲慢。怠慢。

藏:[cáng]1.隐蔽:躲藏。2.收存:藏书。[zàng]1.储放大量东西的地方:宝藏。2.佛教、道教经典的总称:道藏。3.西藏的简称:青藏公路。4.藏族。5.古又同“脏(zàng)”。

诲:教导;诱导:教诲。诲人不倦。

盗:1.偷窃:盗取。2.抢劫财物的人:强盗。海盗。

成语评论

慢藏诲盗”这个成语,乍一听有点抽象,但换成大白话就是:东西不好好收起来,等于教别人来偷。比如你出门时把钥匙插在门上忘了拔,邻居看到可能会善意提醒,但万一被路过的小偷盯上,这不就是自己“创造机会”让人犯错吗?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在防盗场景吗?其实不然。想象你负责公司的客户数据管理,如果随便把文件摊在桌上就离开工位,同事无意间看到敏感信息算不算“诲盗”?虽然对方未必有恶意,但你的疏忽确实增加了信息泄露的风险。这时候,“慢藏诲盗”就变成了职场安全意识的警示灯。

更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人们容易忽视这些细节?心理学中有个“正常化偏误”概念——总觉得坏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像我们知道暴雨天该带伞,但看着阴沉的天空还是赌一把“应该淋不湿”。这种侥幸心理,恰恰是“慢藏诲盗”现象的心理温床。

换个角度想,这个成语其实藏着积极启示。我有个朋友总爱把快递单信息涂黑再扔包装盒,开始觉得他小题大做,直到有次看到新闻说有人通过快递单实施诈骗。这让我意识到,“慢藏”不是制造焦虑,而是培养“风险可视化”的能力——把抽象的安全意识转化成具体动作,就像给生活装上隐形防护网。

或许有人疑惑:处处谨慎会不会活得太累?这里有个平衡技巧:重要的事情建立标准化流程。比如设定出门前“手机钱包钥匙”检查口诀,或者给电子文件设置自动加密。当防护动作变成肌肉记忆,既不会消耗额外精力,又能有效降低“诲盗”概率。毕竟,真正的安全防护,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日常习惯。

下次发现家门虚掩着的时候,不妨停下一秒想想:这是不是给偶然性留了可乘之机?生活中的蝴蝶效应往往始于细小的疏忽,而“慢藏诲盗”的智慧,就是教会我们在风吹起之前,先系好风衣的扣子。

慢藏诲盗的造句

  1. 造句 美妇悦目,贤妇愉心。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2. 造句 他常常劝告我们别把手表、戒指随意放置,以免慢藏诲盗。
  3. 造句 门不关紧,狗就会进来;慢藏诲盗。
  4. 造句 古人云“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意思是收藏财物不慎,等于叫人来偷,女子打扮得过于妖艳,无异于引诱人来调戏自己。
  5. 造句 这也许是“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提供的可能视角:考察被害人过错对于犯罪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点重新审视犯罪。
  6. 造句 因为担心“慢藏诲盗,冶容诲淫,”甚至将财富转移到海外。
  7. 造句 自然国富兵强,何虑慢藏诲盗?岂非深得古人。
  8. 造句 慢藏诲盗,遂开门揖让,裂弃土疆,以苟延旦夕之命,久假不归,重以破弃。
  9. 造句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得亏当初没给四星级的厕所配备四星级的“导厕小姐”,否则备不住要出些不忍言之事。
  10. 造句 邓仁坤听罢满心欢喜,真是慢藏诲盗,治容诲淫之故,自此何德龙又在团营中剔去老弱病残,加紧训练团勇,以待时日。

"慢藏诲盗"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