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èn xiǎo jǐn wēi
成语解释:对细小的事也小心对待。
成语出处:《明史·章懋传》:“古帝王慎小谨微必矜细行者,正以欲不可纵,渐不可长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慎小謹微
英文翻译:Be careful
慎:注意;小心:谨慎。不慎。慎重。
小: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小雨。矮小。短小精悍。2.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小事。小节。小题大作。小打小闹。3.时间短:小坐。小住。4.年幼小,排行最末:小孩。5.谦辞:小弟。小可。小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6.妾:小房。
谨:1.谨慎;小心:勤谨。恭谨。拘谨。谨记在心。谨守规程。2.郑重地:谨启。谨领。谨具。我们谨向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微:1.细小;轻微:细微。微风。谨小慎微。相差甚微。2.(某些计量单位的)百万分之一:微米。微安。微法。3.衰落:衰微。4.精深奥妙:微妙。微言大义。5.稍微;略微:微感不适。面色微红。
慎小谨微到底是个啥意思?简单说就是做事特别仔细,生怕出一点错。比如同事小王每次交报告前都要检查三遍标点符号,连逗号和句号的位置都要用尺子量,这算不算慎小谨微?其实这时候的谨慎已经有点过头了。
有人问:现代社会节奏这么快,有必要这么小心吗?前几天看到个真实案例,某医院护士在配药时多核对了两遍患者姓名,结果及时发现了张伟和李伟的同名乌龙。你看,关键环节的慎小谨微确实能避免大麻烦。
不过我发现个有趣现象,很多创业者既保持着"抠细节"的习惯,又能在战略决策时果断出手。就像我认识的面包店老板,他每天凌晨三点亲自检查面粉发酵程度,但在拓展外卖业务时,看到数据达标就立刻签约美团。这种收放自如的分寸感,或许才是真正的智慧。
有个读者曾问我:工作中怎么把握谨慎的尺度?我的建议是建立"检查清单"。比如设计师交付稿件前,按照清单逐项确认字体、出血线、色彩模式,既系统化又不会陷入无意义的纠结。记住,慎小谨微应该像安全气囊,关键时刻启动才有价值。
最近听说某科技公司搞了个"容错日",鼓励员工故意犯些小错误。这种反向操作反而让团队意识到:过分追求完美会拖慢创新速度。就像书法练习,初学时要讲究笔锋走势,等掌握了基本功,行云流水的创作反而需要放下拘谨。
其实慎小谨微最考验的是情境判断力。上周陪朋友买房,他居然带着游标卡尺去量瓷砖缝隙,结果中介悄悄跟我说:"这客户要是早来两个月,验房时能帮我们避免三起投诉"。你看,在不同场景里,同样的行为可能被看作较真,也可能被赞为专业。
有个刚入职的实习生问我:前辈总说我太毛躁,该怎么改进?我跟她分享了个"五分钟法则"——遇到重要邮件先晾五分钟再发送。这个简单的缓冲动作,既不过度消耗精力,又能有效减少错别字和情绪化表达。很多时候,适度的谨慎就像给思维装了个滤网。
最后说个反常识的观点:慎小谨微的人更容易获得信任。小区物业张师傅每次修完水管都会主动拍照留档,这个习惯让他成为业主群里的明星维修工。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里,那些能把小事做到极致的人,往往在关键时刻被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