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ěi cè chán mián
成语解释:心绪悲苦而不能排遣
成语出处:清 嬴宗季女《六月霜》第二折:“宁不愿风肆好,月常圆。乐融融,悱恻缠绵,堪媲美孟和桓。”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内心
繁体字形:悱惻纏綿
英文翻译:endless
悱:想说又说不出来:不悱不发(不到对方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恻:悲伤:恻然。凄恻。
缠:1.缠绕:缠线。用铁丝缠了几道。2.纠缠:琐事缠身。胡搅蛮缠。3.应付:这人真难缠,好说歹说都不行。
绵:1.丝绵。2.柔软:绵软。3.单薄:绵力。绵薄。4.连续不断:绵延。
哎哟,今儿咱们来唠唠“悱恻缠绵”这个成语,你品,你细品——这词儿听着就像江南烟雨里走出来的,带着七分柔肠三分愁绪。咱先举个栗子:“老张看着泛黄的情书,当年和小芳车站分别的场景又涌上心头,那股子悱恻缠绵的劲儿啊,愣是让五十岁的老爷们红了眼眶。”
这时候您可能要问:“这成语是不是只能用在爱情里啊?”嘿,您可问到点子上了!虽说多数时候用来形容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但咱隔壁王婶念叨在外打工的儿子时,那絮絮叨叨里也透着几分悱恻缠绵。您瞧,母子连心的牵挂不也跟藕丝似的,扯不断呢?
话说回来,现在年轻人玩短视频,不是老刷到那种“民国虐恋”的剧情吗?要我说啊,编剧们就是把“悱恻缠绵”四个字掰开了揉碎了撒进故事里。比如男女主在战火纷飞中被迫分离,临别时连句完整话都说不利索,光靠眼神拉扯——这可不就是活生生的成语示范教学?
不过您发现没,现在这词儿用得有点“通货膨胀”。昨儿在直播间听见个卖藕粉的喊:“家人们!这个藕粉冲泡时的拉丝效果,那叫一个悱恻缠绵!”我当时差点没把茶喷屏幕上。要我说啊,好词儿得用在刀刃上,别逮着啥都往上套。
您猜怎么着?前阵子看《长安三万里》的动画电影,李白对着月亮吟诗那段,镜头扫过他衣袂翻飞的模样,我脑子里立马蹦出“悱恻缠绵”四个大字。要不说艺术都是相通的呢,这种跨越千年的文人愁绪,用现代视听语言照样能挠到人心尖儿上。
说到底啊,悱恻缠绵就像泡陈年普洱,得慢慢咂摸才有味道。下次您要是见着夕阳里牵着手遛弯的老夫妻,或者读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妨在心里把这成语过一遍——保管比直接说“好感动”更有文化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