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à zhòng yào hài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
繁体字形:恰中要害
英文翻译:Just hit the point
恰:1.适当;合适:恰当。2.副词。正;刚刚:恰巧。恰到好处。
中:[zhōng]1.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中央。华中。居中。2.指中国: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队伍中。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中指。中锋。中年。中秋。中途。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农。中学。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适中。7.中人:作中。8.适于;合于:中用。中看。中听。9.成;行;好:中不中?。这办法中。饭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对上;恰好合上:中选。猜中了。三枪都打中了目标。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枪。
要:[yào]1.重要:主要。紧要。险要。要事。要道。2.重要的内容:纲要。摘要。提要。择要记录。3.希望得到;希望保持:他要一台电脑。这本书我还要呢!4.因为希望得到或收回而有所表示;索取:要账。小弟弟跟姐姐要钢笔用。5.请求:她要我替她写信。6.助动词。表示做某件事的意志:他要学游泳。7.助动词。须要;应该:路很滑,大家要小心!。早点儿睡吧,明天还要起早呢!8.需要:我做件上衣要多少布?。由北京到天津坐汽车要两个小时。9.助动词。将要:我们要出国旅游了。要下雨了。10.助动词。表示估计,用于比较:夏天屋子里太热,树荫底下要凉快得多。11.如果:明天要下雨,我就不去了。12.要么:要就去打球,要就去溜冰,别再犹豫了。[yāo]1.求:要求。2.强迫;威胁:要挟。3.同“邀”。4.又同“腰”。
害:1.祸害;害处(跟“利、益”相对):灾害。虫害。为民除害。吸烟对身体有害。2.有害的(跟“益”相对):害虫。害鸟。3.使受损害:害人不浅。你把地址搞错了,害得我白跑了一趟。4.杀害:在数日前被害。5.发生(疾病):害眼。害了一场大病。6.又同“曷”hé。
成语"恰中要害"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小张在会议上汇报方案时,经理突然打断说:"你的成本核算少算了物流费用。"这句提醒顿时让全场安静——经理的质疑恰中要害,直接指出了方案最关键的漏洞。
为什么说这个例子能体现"恰中要害"?关键在于两点:一是精准捕捉核心问题,二是用最简洁的方式点破。就像医生扎针找准穴位,好的建议也应该像激光一样聚焦在关键点上。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朋友闹矛盾时,总有人能说出那句"你们都太计较谁先道歉";学生写作文跑题,老师批注"例子和论点脱节了";甚至网购时客服那句"您是不是没勾选赠品选项",都是恰中要害的典型表现。
现代人常被信息轰炸,能快速抓住重点反而成了稀缺能力。我观察到,职场中那些晋升快的人,往往具备这种"打蛇打七寸"的本事。他们不一定要说很多,但每句话都能踩在问题的鼓点上,这种能力比泛泛而谈有价值得多。
如何培养这种能力?有个简单方法:每次遇到问题,先问自己"最核心的矛盾点在哪里"。就像解乱麻要找线头,处理纠纷要理清诉求,写报告要明确目标,刻意练习这种抓重点的思维,慢慢就能养成直击要害的敏锐度。
值得注意的是,"恰中要害"不等于尖锐批评。邻居王阿姨劝架时说"你们这样吵会吓着孩子",既点明后果又不伤人;医生提醒患者"再不控制血糖会损伤肾脏",严肃中带着关切。真正的高手,能把关键提醒包裹在善意的表达里。
下次遇到需要提建议的场合,不妨试试这个成语背后的智慧。找准那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节点,用最经济的语言传递最核心的信息。你会发现,解决问题就像按下正确的开关,往往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