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ēn ruò zài shēng
成语解释:恩惠极大如同给了第二次生命。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一回:“勾践囚于吾国……今吾复其社稷,恩若再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同“恩同再造”
繁体字形:恩若再生
英文翻译:Benefactor rebirth
恩:1.恩惠:恩德。恩深似海。他对我有恩。2.(Ēn)姓。
若:[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无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称代词。你:若辈。[rě]见〖阿兰若〗、
再:1.表示已经重复的动作用“又”,表示将要重复的动作用“再”:这部书前几天我又读了一遍,以后有时间我还要再读一遍。b)表示更加:高点儿,再高点儿。再多一点儿就好了。c)表示如果继续下去就会怎样:学习再不努力,就得留级了。离开车只剩半个钟头了,再不走可赶不上了。d)表示即使继续下去也不会怎样:你再解释,他也不会同意的。e)表示一个动作发生在另一个动作结束之后:咱们看完了这个节目再走。你把材料整理好再动笔。f)表示另外有所补充:再则。再不然。院子里种着迎春、牡丹、海棠、石榴,再就是玫瑰和月季。2.再继续;再出现:青春不再。良机难再。3.姓。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恩若再生”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说白了就是“救命之恩大到像给了第二次生命”。比如有人在你最绝望的时候拉了你一把,让你从谷底翻身,这时候用这个词就特别贴切。
举个真实场景:老张的公司快破产时,朋友老王抵押自己的房子借他资金周转。后来公司起死回生,老张逢人就说:“老王对我真是恩若再生!”——你看,这不比“谢谢”更有分量?
自问:这个成语只能在生死关头用吗?自答:当然不是!比如疫情期间邻居天天给独居老人送菜,老人感慨“这些年轻人对我恩若再生”,这里说的其实是精神层面的“新生”。
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表达“雪中送炭”式的恩情。去年同事熬夜帮我改项目方案,最后方案通过时我脱口而出:“你这简直是职场再生父母!”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传递了那种绝处逢生的感激。
换个角度理解:它其实在提醒我们,帮助别人时可能比想象中影响更大。就像朋友失恋时陪她聊通宵,她说“你让我重新相信人性”,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再生”?
现代社会虽然少了生死攸关的场面,但每个人都会遇到“心理溺水”的时刻。当你能成为别人的“救命稻草”,这份情谊的重量,用“恩若再生”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下次遇到这样的温暖,不妨试试这个成语,比干巴巴的感谢更有温度。
最后留个思考题:你生命中有没有遇到过让你想用“恩若再生”形容的人或事?不妨今天就去联系TA,有些感激放久了会变味,及时表达才是对善意最好的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