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ēn tóng fù mǔ
成语解释:恩:恩惠;同:如同。待人的好处、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样。
成语出处:唐·陈子昂《为张著作谢父官表》:“伏惟神皇陛下,恩同父母,矜照恳诚,信其赤心,实有馨竭。”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恩重
繁体字形:恩同父母
英文翻译:Kindred parents
恩:1.恩惠:恩德。恩深似海。他对我有恩。2.(Ēn)姓。
同:[tóng]1.相同;一样:同类。同岁。同工同酬。大同小异。条件不同。同是一双手,我为什么干不过他?2.跟…相同:同上。同前。“弍”同“二”。3.共同:一同。会同。陪同。4.一同;一齐(从事):同甘苦,共患难。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5.引进动作的对象,跟“跟”相同:有事同群众商量。6.引进比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同哥哥一样聪明。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7.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跟“跟”相同:他同这件事无关。8.表示替人做事,跟“给”相同: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你别着急,我同你出个主意。9.表示联合关系,跟“和”相同:我同你一起去。10.姓。[tòng]见〖胡同〗。
父:[fù]1.父亲:父子。老父。2.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男子:祖父。伯父。舅父。[fǔ]1.老年男子:田父。渔父。2.同“甫1”3.姓。
母:1.母亲:母女。老母。母校。2.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祖母。伯母。姑母。姨母。舅母。3.属性词。(禽兽)雌性的(跟“公”相对):母鸡。母牛。这头驴是母的。4.指一凸一凹配套的两件东西里的凹的一件:这套螺丝的母儿毛了。5.有产生出其他事物的能力或作用的:工作母机。失败乃成功之母。6.姓。
“恩同父母”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某人对自己的恩情像父母一样深厚。比如:“张老师不仅教我知识,还资助我完成学业,这份恩情真是恩同父母。”生活中,这类比喻常用于强调超越血缘关系的关怀与帮助。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父母”作比喻?其实这和传统文化中对父母恩情的重视有关。父母生养子女、不求回报,而“恩同父母”正是借这种无私付出的特质,形容他人给予的帮助或支持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比如在战争年代,救人性命的医生或战士常被形容为“恩同父母”。
现代生活中这个成语还能用吗?当然可以!比如公司导师手把手教新人适应职场,创业者遇到雪中送炭的投资人,甚至陌生人在危急时刻伸出援手——这些都能用“恩同父母”来表达感激。但要注意语境,过度夸张反而显得不真诚。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珍贵之处在于提醒我们:善意不分大小。就像邻居帮忙照看突发高烧的孩子,虽不像父母养育那般长久,但危急时刻的援手同样值得铭记。现代社会节奏快,人们容易忽视这些温暖细节,而“恩同父母”恰似一盏灯,照亮那些值得感恩的瞬间。
使用时要注意什么?避免用在日常小事上。比如同事帮忙带咖啡,用“谢谢”就足够,若说“恩同父母”会让人尴尬。关键要区分“重要帮助”和“日常互助”的界限。就像成语本身既有温度又有重量,用对了能传递真心,用错了反而稀释了它的价值。
语言是面镜子,映照着我们如何理解人与人的关系。下次遇到值得铭记的帮助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背后的深意——它不只是对恩情的描述,更是对人性温暖的致敬。当善意被看见、被传递,或许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别人生命中的“小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