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ěn kǔ nai láo
成语解释:经得起艰苦的工作和生活。
成语出处:邹韬奋《萍踪寄语》二五:“这不能说他们没有冒险的精神,更不能说他们没有忍苦耐劳的精神。”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忍苦耐勞
英文翻译:industriousness and stamina
忍:1.忍耐;忍受:忍痛。2.狠心;硬着心肠:忍心。残忍。
苦:1.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甜”相对):苦胆。这药苦极了。2.难受;痛苦:苦笑。艰苦。愁眉苦脸。苦日子过去了。苦尽甘来。3.使痛苦;使难受:一家五口都仗着他养活,可苦了他了。4.苦于:苦旱。苦夏。5.有耐心地;尽力地:苦劝。苦干。苦思。勤学苦练。6.除去得太多;损耗太过:指甲剪得太苦了。这双鞋穿得太苦了,不能修理了。7.姓。
耐:受得住;禁得起:耐烦。耐用。耐火砖。吃苦耐劳。锦纶袜子耐穿。
劳:1.劳动:按劳分配。不劳而获。2.烦劳(请别人做事所用的客气话):劳驾。劳您走一趟。3.劳苦;疲劳:任劳任怨。积劳成疾。4.功劳:勋劳。汗马之劳。5.慰劳:犒劳。劳军。6.姓。
“忍苦耐劳”这个词,听起来像老一辈常挂在嘴边的训话?其实它离我们的生活近得很。比如快递小哥顶着烈日送货,学生熬夜复习备考,甚至上班族赶项目连续加班——这些场景背后都是这四个字的影子。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人能坚持做这些“苦差事”?答案可能藏在目标感里——当你知道自己为何而做,眼前的困难就变成了阶梯。
记得刚工作那会儿,我负责一个需要反复修改的方案。每次被客户打回重做时,真想甩手不干了。但组长说:“这时候最能看出谁能‘扛事’。”后来才懂,扛的不是苦,是解决问题的决心。就像农民春耕秋收,他们等的不是天气变舒服,而是土地最终的馈赠。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科技发达了,还需要忍苦耐劳吗?其实智能工具再先进,也替代不了人的韧性。程序员调试代码到凌晨三点,科研人员重复千百次实验——这些“笨功夫”恰恰是创新的地基。前几天看到个纪录片,讲故宫文物修复师花半年补一片漆器裂纹,这种耐心本身就是艺术。
生活中最打动我的例子,是小区里那位每天晨跑的阿姨。她膝关节受过伤,跑起来明显吃力。有次闲聊才知道,她是在用这种方式对抗术后抑郁。身体的苦成了心灵的药,这大概是对“忍苦耐劳”最鲜活的诠释。
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说“躺平”,其实仔细观察会发现,真正躺平的人很少。更多人是在调整节奏,就像跑马拉松时的补给站。忍苦耐劳不等于硬撑,聪明人懂得在坚持和休息间找平衡。比如健身房里那些定期打卡的上班族,他们流的汗里既有坚持,也有对健康生活的清醒选择。
下次遇到难熬的时刻,不妨试试“拆解法”。把大目标切成小台阶,每次只专注跨过眼前那级。就像登山时不看山顶,只看脚下三步——走着走着,云开雾散处自有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