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é bù bǔ shī

成语解释:见“得不偿失”。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权遂征夷州,得不补失。”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得失失衡

繁体字形:得不補失

英文翻译:the loss outweighs the gain

得不补失的意思

得:[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3.适合:得用。得体。4.得意:自得。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得,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补:1.添上材料,修理破损的东西;修补:缝补。补牙。补袜子。修桥补路。2.补充;补足;填补(缺额):弥补。增补。补选。候补。缺什么补什么。3.补养:滋补。补品。身体虚,需要好好补一补。4.利益;用处:补益。不无小补。空言无补。5.姓。

失:1.丢掉:遗失。丧失。2.找不着:迷失路径。3.违背:失信。失约。4.没有把握住:失手。失足。5.没有达到目的:失意。失望。6.改变常态:失色。失神。7.错误:过失。千虑一失。

成语评论

哎哟,今天咱们唠唠“得不补失”这成语,说白了就是“赚的抵不过亏的”。比如有人为了省10块钱快递费,结果大热天跑三公里去自提,路上还中暑花了200块买药——这波操作是不是典型的“得不补失”?你品,你细品。

“为啥总有人干得不偿失的事儿?” 这个问题啊,说白了就是“短视思维”在作祟。比如隔壁老王炒股,听说某支垃圾股要涨,砸了全部积蓄,结果公司爆雷直接退市。你说他图啥?就为那点可能的涨幅,把老本都搭进去了,这不就是赌徒心态嘛!

不过话又说回来,生活里这种案例还真不少。有个朋友天天熬夜加班赚加班费,结果体检查出一堆毛病,医药费比加班费多五倍。这时候才拍大腿:“早知这样,当初就该悠着点!”你看,健康这种长期价值,哪是眼前那点钱能换的?

其实这事儿吧,关键得学会算“隐形账”。就像有人为了赶项目进度偷工减料,最后客户验收不合格,返工时间比原计划还多两周。这时候老板气得直跺脚:“早按流程走哪来这破事儿!”所以说啊,做事不能光看表面得失,得把时间成本、机会成本都算进去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个段子:有人花两小时比价买便宜拖把,结果发现省下的钱还不够付这两小时的时薪。这波操作简直能入选“当代迷惑行为大赏”,对吧?所以说啊,聪明人都懂得“抓大放小”,有些芝麻绿豆的便宜,真没必要较那个劲。

最后插句个人看法:现在社会节奏快,大家更得警惕“效率陷阱”。就像用盗版软件看似省了钱,结果系统崩溃丢重要文件,这种教训还少吗?记住喽,老祖宗说的“三思而后行”,搁今天照样好使!

要是碰着拿不准的事儿,咱不妨做个“得失清单”。左边写能得到啥,右边列可能损失啥,白纸黑字一对比,立马门儿清。就像那个为免费旅游买保健品的大妈,要是提前列个清单,哪能上当花两万买堆淀粉片?你说是这个理儿不?

总之啊,人生这场大买卖,咱得学会做精明掌柜。别光盯着眼前那点蝇头小利,多想想背后的连锁反应。毕竟老祖宗造“得不补失”这词儿,就是给后人提个醒:有时候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这话您细琢磨,是不是这么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