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áng
  • jiàng
  • shǒu
  • xià
  • ruò
  • bī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áng jiàng shǒu xià wú ruò bīng

成语解释:有本领的将领手下没有懦弱的兵。比喻好的领导必然能带出好的部属。

成语出处:宋 苏轼《题连公壁》:“俗语云:‘强将手下无弱兵’,真可信。”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強將手下無弱兵

英文翻译:There are no weak soldiers under the strong general

强将手下无弱兵的意思

强:[qiáng]1.力量大(跟“弱”相对):强国。富强。身强体壮。工作能力强。2.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要强。责任心强,工作就做得好。3.使用强力:强制。强渡。强占。强索财物。4.使强大或强壮:富国强兵。强身之道。5.优越;好(多用于比较):今年的庄稼比去年更强。6.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多于此数(跟“弱”相对):实际产量超过原定计划12%强。7.姓。[qiǎng]勉强:强迫。强笑。强辩。强不知以为知。[jiàng]强硬不屈;固执:倔强。

将:[jiāng]1.副词。就要;快要:天将下雨。2.介词。把;拿:将革命进行到底。将功赎罪。3.下象棋时直接攻击对方的将或帅:将军。4.带领;搀扶:将幼弟而归。扶将。5.做:慎重将事。6.休养;调养:将养。7.文言副词。又;且:将信将疑。8.助词。表示动作的开始:赶将上去。[jiàng]1.军衔名。将官。在校之上。2.泛指军官:将士。损兵折将。3.带;率领:将兵。[qiāng]请;希望:《将进酒》。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弱:1.气力小;势力差(跟“强”相对):软弱。衰弱。他年纪虽老,干活并不弱。2.年幼:老弱。3.差;不如:他的本领不弱于那些人。4.丧失(指人死):又弱一个。5.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少于此数(跟“强”相对):三分之二弱。

兵:1.战士;军队:当兵。兵种。2.军队中的最低等级:上等兵。3.武器:兵工厂。短兵相接。4.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书。纸上谈兵。

成语评论

强将手下无弱兵”这句成语,乍一听像是夸领导厉害,但仔细想想,其实背后藏着团队协作的智慧。举个例子,战国时期的李牧带兵抵御匈奴,他不仅自己精通兵法,还亲自训练士兵的骑射能力,甚至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分配任务。结果呢?这支队伍屡次以少胜多,成了边境的“铁壁”。为什么士兵能这么强?说白了,领导肯花时间了解下属,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团队战斗力自然翻倍。

有人可能会问:“那如果领导能力一般,团队就注定拉垮吗?”倒也不是。比如现代创业公司里,有些创始人虽然经验不足,但愿意放权给专业人才,虚心听取意见。这种“不强”的领导,反而激发了团队的主动性。你看,强将的“强”未必是个人能力顶尖,而是懂得知人善用、激发潜力。

再举个反例。三国演义里袁绍兵多将广,谋士如云,可官渡之战输得彻底。问题出在哪?他刚愎自用,田丰、沮授这些谋士的建议全当耳旁风。这说明什么?再厉害的士兵,摊上个瞎指挥的领导,照样得吃败仗。团队强弱,从来不是单向的“谁带谁”,而是相互成就的关系。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在现代职场更值得玩味。见过不少管理者总抱怨下属“带不动”,却很少反思自己有没有给清晰的指令、足够的支持。就像农民种地,总嫌庄稼长不好,却不想想是不是自己没施肥浇水。真正的“强将”,应该像园丁而不是监工,创造让团队成长的土壤。

换个角度想,信息时代更需要重新理解“强弱”。谷歌有个“20%时间”政策,允许员工用五分之一工时做自己感兴趣的项目,结果Gmail、AdSense这些重磅产品都诞生于此。当领导者敢于打破层级,让每个人都能发挥创造力时,“弱兵”反而可能成为破局的关键先生。这大概就是现代版的“强将手下无弱兵”——不是把人管住,而是把人点燃。

说到底,团队就像交响乐团。指挥家(强将)未必会演奏所有乐器,但他必须听得懂每种乐器的特性,让长笛不抢小号的风头,让定音鼓恰如其分地推动高潮。当每个乐手(士兵)都找准自己的节拍,整场演出才能震撼人心。这种默契,或许才是这句古老成语在今天的真正注脚。

强将手下无弱兵的造句

  1. 造句 "名师出高徒",就是强将手下无弱兵的意思。
  2. 造句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在米卢的带领下,中国足球队已经成为足球场上的一支劲旅。
  3. 造句 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袁伟民带出的女排队员个个有绝招。
  4. 造句 强将手下无弱兵,张广带的学生个个出类拔萃。
  5. 造句 不错,不错,不愧是冷面教官楚大队长,当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啊!
  6. 造句 马五哥威震滇南,强将手下无弱兵,这位世兄刚刚似乎对劣徒虚招‘跌扑步’不以为然,想来是手段定是挺高的。
  7. 造句 这都是菲欧娜导师名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
  8. 造句 ‘见义不为非勇也,强将手下无弱兵。
  9. 造句 强将手下无弱兵,黎正清八岁坐科。
  10. 造句 都说强将手下无弱兵,我怎么带你这么一个死奴才到处乱窜,总是被人当成神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