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n jiá wú yú
成语解释:铗:剑把。指处境窘困,有求于人。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引起人注意
繁体字形:彈鋏無魚
英文翻译:Pincer without fish
弹:[dàn]1.弹子:弹丸︱泥弹。2.枪弹;炮弹;炸弹。[tán]1.用手指弹击:把袖子上的土弹掉。2.用手指、器具拨弄或敲击乐器:弹吉他。弹钢琴。3.有弹力或用弹力发射:弹簧。弹射。4.抨击;检举:弹劾。讥弹。
铗:1.冶铸用的钳:铁铗。2.剑:长铗。3.剑柄。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鱼:1.脊椎动物的一大类,生活在水中,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一般身体侧扁,有鳞和鳍,用鳃呼吸。种类极多,包括软骨鱼和硬骨鱼两类。大部分可供食用。2.(Yú)姓。
哎呦,说到“弹铗无鱼”这个成语,你可能会挠挠头:这啥意思啊?其实它出自《战国策》里的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简单来说,就是冯谖穷得叮当响,弹着剑铗抱怨“吃饭没鱼”,后来被孟尝君重用。不过重点来了——这成语现在用来比喻“处境窘迫但仍有诉求”,或者“明明没资本却提要求”。是不是有点“没米还要煮硬饭”那味儿?
举个栗子吧!比如老张创业失败,还跟朋友吹牛说要融资上市,结果被吐槽:“你这简直是弹铗无鱼啊,先把工资发了吧!”你看,这里既点出了老张的窘境,又带点调侃他“心比天高”的意思。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敢提要求”的精神算好算坏呢?其实啊,关键看场合——如果是积极争取机会,那叫有魄力;要是光说不练,那可就是真·瞎折腾了。
再举个接地气的场景。同事小王月薪五千,天天念叨要买市中心大平层。你可以半开玩笑地说:“兄弟,咱别弹铗无鱼了,先搞定首付再说呗!”这里既用了成语的比喻义,又不会让人觉得你在泼冷水。话说回来,现在年轻人谁没做过“弹铗”的梦呢?要我说啊,有点理想不是坏事,但脚踏实地的规划更重要。
不知道你发现没,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用在“理想与现实碰撞”的场合。比如新人编剧拿着漏洞百出的剧本非要投资,制作人可能会摇头:“你这剧本还没打磨好就谈拍摄,不觉得有点弹铗无鱼吗?”不过换个角度看,要是没有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劲儿,很多创新可能就被扼杀在摇篮里了。所以说啊,关键还是得把握分寸。
最后扯点个人看法。我觉得“弹铗无鱼”背后其实藏着中国人的生存智慧——既要敢于表达需求,又要认清现实条件。就像咱老家说的“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你说是不是这个理?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有时候确实需要“弹铗”的勇气,但别忘了先确保手里有“剑”可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