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ěr
  • shòu
  • ji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ǐ ěr shòu jiào

成语解释:弭耳:温驯的样子。形容非常听话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且等我收伏了这个贯索奴,作个引线,不怕那条孽龙不弭耳受教。”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非常驯服

繁体字形:弭耳受教

英文翻译:To prevent the ear from being taught

弭耳受教的意思

弭:1.平息;消灭:消弭。弭患。弭战。2.姓。

耳:1.耳朵:耳聋眼花。耳闻目睹。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3.位置在两旁的:耳房。耳门。4.姓。5.而已;罢了:想当然耳。技止此耳。

受:1.接受:受贿。受教育。受到帮助。2.遭受:受灾。受批评。受委屈。3.忍受;禁受:受不了。受得住。4.适合:受吃(吃着有味)。受看(看着舒服)。受听(听着入耳)。

教:[jiào]1.教导;教育:管教。请教。受教。因材施教。2.宗教:佛教。伊斯兰教。信教。在教。3.姓。4.使;令;让:教他无计可施。教我十分为难。[jiāo]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教唱歌。教小孩儿识字。师傅把技术教给徒弟。

成语评论

弭耳受教”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意思其实特别接地气——就是像动物收起耳朵一样,老老实实听人教导。比如职场新人小张,刚入职时总爱插话提建议,结果被领导提醒:“你现在先弭耳受教,多观察学习流程,再提改进方案也不迟。”你看,这时候放下自己的“聪明劲儿”,反而能更快融入环境。

有人可能会问:这不就是让人别说话、乖乖听话吗?其实不然。比如学生小李,课堂上总爱反驳老师观点,后来班主任找他谈心:“弭耳受教不是让你放弃思考,而是先把别人的经验吃透,再结合自己的想法创新。”结果小李调整态度后,期末论文反而拿了高分。

生活中更常见的是亲子场景。邻居家的初中生因为玩手机和父母吵架,他妈妈后来跟我说:“我让他弭耳受教不是要控制他,而是希望他能先理解我们的担心。后来他自己定了个手机使用时间表,反而学会了自我管理。”你看,暂时收起锋芒,反而能打开沟通的窗户。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觉得“弭耳受教”过时了,毕竟现在都讲究个性表达。但以我的观察,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先吸收再创造”的智慧。就像种庄稼,得先翻土施肥,才能长出好苗子。当然,也不是要人盲目服从,重点是在学习阶段保持海绵吸水的心态,等积累够了,自然能长出属于自己的枝桠。

最后分享个真实案例。朋友公司有个海归硕士,刚入职时总拿国外经验否定现有流程,结果处处碰壁。后来他主管用半开玩笑的方式说:“咱们这儿讲究弭耳受教的传统美德,你把这套摸透了,再搞‘中西合璧’岂不更妙?”三个月后,这位同事提出的改良方案真的被全部门采纳了。你看,暂时收起耳朵,反而让声音传得更远。

"弭耳受教"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