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ōng yǐng fú bēi
成语解释: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成语出处:明 刘炳《鄱城归舟》诗:“弓影浮杯疑老病,鸡声牵梦动离愁。”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主语、定语;同“杯弓蛇影”
繁体字形:弓影浮桮
英文翻译:Bow shadow float cup
弓:1.射箭或发弹丸的器械,在近似弧形的有弹性的木条两端之间系着坚韧的弦,拉开弦后,猛然放手,借弦和弓背的弹力把箭或弹丸射出:弓箭。弹弓。左右开弓。一张弓。2.(弓儿)弓子:弹棉花的绷弓儿。3.丈量地亩的器具,用木头制成,形状略像弓,两端的距离是5尺。也叫步弓。4.旧时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1弓等于5尺。5.使弯曲:弓背。弓着腰。弓着腿坐着。6.姓。
影:1.物体挡住光线时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间无光的形象,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人影。花影。倒影。幻影。影壁。影响。影射(借甲指乙,或暗指某人其事)。无影无踪。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捕风捉影。含沙射影(喻暗地里诽谤中伤)。2.形象:摄影(照相)。留影。剪影。影印。影像。3.描摹:影写。影抄。影宋本。4.指“电影”:影评。影院。影片。影视(电影和电视)。影坛。
浮:1.停留在液体表面上(跟“沉”相对):浮萍。油浮在水上。浮云。脸上浮着微笑。2.在水里游:他能一口气浮到对岸。3.在表面上的:浮土。浮雕。4.可移动的:浮财。5.暂时的:浮记。浮支。6.轻浮;浮躁:他人太浮,办事不踏实。7.空虚;不切实:浮名。浮夸。8.超过;多余:人浮于事。浮额。9.姓。
杯:1.杯子:茶杯。杯盘狼藉。举杯痛饮。2.杯状的锦标:银杯。奖杯。捧杯。夺杯。3.姓。
“弓影浮杯”这个成语,乍一听容易让人联想到“杯弓蛇影”的典故,但两者其实大不相同。它的字面意思是“弓箭的影子倒映在酒杯中”,用来形容人因过度紧张或猜疑而将普通现象误认为危险信号。比如有人看到同事在走廊小声交谈,便怀疑对方在议论自己,这就是典型的“弓影浮杯”心态。
为什么会有人产生这种心理?其实这和大脑的“生存预警机制”有关。远古人类需要快速识别潜在威胁才能存活,但这种敏感在现代社会反而容易导致过度解读。比如父母看到孩子成绩下滑,立刻联想到“未来全毁了”,却忽略了青春期情绪波动等复杂因素。
有个职场案例很能说明问题:小李发现上司最近总绕开他工位走,便开始焦虑“是不是要被裁员”。直到部门聚餐时才得知,上司只是刚做完腰椎手术需要绕远路。这个例子生动展现了“弓影浮杯”如何让人陷入自我预设的困局。
如何打破这种思维怪圈?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习惯写“情绪日记”的人更容易保持客观。当把疑虑转化为文字时,80%的担忧会被自然证伪。比如把“同事今天没打招呼”的猜测写成:“可能他赶时间/戴了降噪耳机/正在思考问题”,这些具体假设能有效稀释焦虑浓度。
现代人生活在信息爆炸时代,“弓影浮杯”现象其实折射出集体性的安全感缺失。但换个角度看,这种敏感度如果用在创意领域反而能成为优势——就像设计师从窗帘褶皱联想到山水画,关键在如何转化思维频道。下次当你觉得“危机四伏”时,不妨试试把这股能量转化为对生活细节的诗意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