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āi
  • chéng
  • xiāng
  • ji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āi chéng xiāng jiàn

成语解释: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对人坦白直率;真诚相见。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開誠相見

英文翻译:open one's heart to sb.

开诚相见的意思

开:1.使关闭着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开门。开锁。开箱子。不开口。2.打通;开辟:开路。开矿。墙上开了个窗口。开了三千亩水田。3.(合拢或连接的东西)展开;分离:桃树开花了。扣儿开了。两块木板没粘好,又开了。4.(河流)解冻:河开了。5.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开戒。开禁。开斋。开释。6.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开枪。开汽车。开拖拉机。火车开了。7.(队伍)开拔:昨天开来两团人,今天又开走了。8.开办:开工厂。开医院。9.开始:开工。开学。开演。10.姓。11.开金中含纯金量的计算单位(二十四开为纯金):这条金项链是十八开的。[英karat]12.开尔文的简称。1开是水的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13.趋向动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a)表示分开或离开:拉开。躲开。把门推开。窗户关得紧,打不开。b)表示容下:屋子小,人多了坐不开。这张大床,三个孩子也睡开了。c)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开了。d)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开了。天还没亮,大家就干开了。

诚:1.(心意)真实:诚心诚意。开诚布公。她的心很诚。2.实在;的确:此人诚非等闲之辈。3.如果;果真:诚如是,则相见之日可期。4.姓。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出现,显露。2.古同“”,现存。

成语评论

开诚相见”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部门会议上,小张主动向领导承认了自己项目中的失误,并且提出了补救方案。领导没有责怪他,反而说:“咱们团队最需要的就是这种开诚相见的氛围。”

为什么说“开诚相见”比单纯道歉更有力量?想象家里装修时,你发现工人用错了材料。如果只是敷衍地说句“对不起”,事情可能变得更糟;但要是坦诚告知:“这面墙的防水层没做好,我马上联系供应商换材料”,反而能快速重建信任——这就是开诚相见化解矛盾的典型场景。

有个有趣的发现:朋友间闹别扭时,开诚相见的对话往往始于“我想和你聊聊最近那件事”。这种表达方式既打开沟通渠道,又避免了指责语气。比如闺蜜小美发现好友总在朋友圈屏蔽她,她没有生闷气,而是直接问:“看到你最近动态设置了分组,是有什么需要我注意的地方吗?”

在职场新人培训中,我常建议他们用开诚相见代替套路式沟通。某次带实习生,对方在周报里把未完成的工作写成“进行中”。我发现后直接说:“任务进度滞后可以告诉我真实原因,我们一起想办法。”后来他主动说明是技术问题卡壳,我们及时安排了技术支援。

开诚相见需要勇气吗?其实更像技能训练。就像学游泳时先要在浅水区练习,我们可以从日常小事开始尝试。邻居阿姨有次来借工具,我直言:“这套扳手上次借出去被弄丢了,这次咱们做个登记可以吗?”结果对方反而夸我做事认真,现在两家人关系更亲近了。

最近读到国际商务谈判的案例,发现开诚相见的文化差异很有意思。日本代表会在茶道仪式中逐步建立信任,而德国公司往往在会议开场直接亮出数据报表。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都是通过特定方式创造坦诚交流的环境。

有人担心太直白会伤感情,但根据我的观察,开诚相见的关键在于“既说事实,也表态度”。就像处理客户投诉时,优秀的客服会说:“非常理解您着急的心情,系统故障确实是我们的问题,现在提供三个解决方案供您选择。”这种表达既承认问题,又展现解决诚意。

有个反直觉的现象:越是复杂的人际关系,开诚相见的效果越明显。家族企业传承时,老董事长在股东会上明确表态:“老三更适合管理生产,老二擅长市场开拓,我的股份分配会配合这个规划。”直截了当的沟通反而避免了后续猜忌。

科技发展给开诚相见带来新挑战。视频会议里难捕捉细微表情,微信聊天容易产生误会。这时候更需要主动表达:“刚才那句话可能没说清楚,我的本意是……”这种即时的诚意澄清,往往比事后解释更有效。

最后分享个生活智慧:菜场买水果时,摊主老王会主动说:“今早进的橘子有点酸,您要怕酸的话推荐买旁边这筐。”这种开诚相见的经营方式,让他的回头客比别家多三成。可见真诚不仅是美德,更是实实在在的竞争力。

开诚相见的造句

  1. 造句 朋友之间应开诚相见。
  2. 造句 双方开诚相见,生意就好做了。
  3. 造句 双方开诚相见,合作得很好。
  4. 造句 双方开诚相见,就两厂合作的事宜交换了意见。
  5. 造句 咱们同学之间,不必拐弯抹角的,你有啥想法就开诚相见地谈出来吧!
  6. 造句 我们彼此应开诚相见,都不要有所隐瞒,从而消除误解的根源。
  7. 造句 她朋友间的交谈应该开诚相见.
  8. 造句 同志间的交谈应该是开诚相见.
  9. 造句 同道间的交谈应该是开诚相见。
  10. 造句 沈大人,既然要我说出一切细节,是否你自己也该开诚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