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āi
  • yún
  • jiàn
  • ti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āi yún jiàn tiān

成语解释:见“开云见日”。

成语出处:马烽《吕梁英雄传》第十回:“众人一听,如同开云见天,兴奋得一下把老武拥在当中。”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開雲見天

英文翻译:from dark to light

开云见天的意思

开:1.使关闭着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开门。开锁。开箱子。不开口。2.打通;开辟:开路。开矿。墙上开了个窗口。开了三千亩水田。3.(合拢或连接的东西)展开;分离:桃树开花了。扣儿开了。两块木板没粘好,又开了。4.(河流)解冻:河开了。5.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开戒。开禁。开斋。开释。6.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开枪。开汽车。开拖拉机。火车开了。7.(队伍)开拔:昨天开来两团人,今天又开走了。8.开办:开工厂。开医院。9.开始:开工。开学。开演。10.姓。11.开金中含纯金量的计算单位(二十四开为纯金):这条金项链是十八开的。[英karat]12.开尔文的简称。1开是水的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13.趋向动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a)表示分开或离开:拉开。躲开。把门推开。窗户关得紧,打不开。b)表示容下:屋子小,人多了坐不开。这张大床,三个孩子也睡开了。c)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开了。d)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开了。天还没亮,大家就干开了。

云:1.说:人云亦云。不知所云。2.表示强调:岁云暮矣。3.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4.指云南:云腿(云南宣威一带出产的火腿)。5.姓。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出现,显露。2.古同“”,现存。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成语评论

开云见天”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它其实描述了一种“拨开云雾,看见光明”的状态。比如有人长期被误解,终于澄清了事实,可以说:“这件事解释清楚后,他总算开云见天,重新获得了大家的信任。”这时候问题来了:为什么用“云”和“天”来比喻困境和希望呢?

想象一下阴雨连绵的日子,天空被乌云笼罩,突然阳光穿透云层——这种视觉冲击恰好能表达从压抑到豁然开朗的情绪变化。比如团队为一个项目争论不休,最终达成共识,负责人可能会说:“方案确定的那一刻,大家都有种开云见天的感觉。”这里既用自然现象比喻矛盾化解,也暗含了集体智慧的力量。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和“柳暗花明”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核心都是“困境转机”,但“开云见天”更强调主动突破的过程。就像学生熬夜解数学题,突然灵光一现:“把方程两边同时平方后,我就像开云见天一样,瞬间看懂了整个推导逻辑。”这种顿悟时刻,正是思维冲破迷雾的生动写照。

个人觉得,现代社会尤其需要这种心态。比如面对网络谣言时,与其被信息洪流淹没,不如主动求证:“查证官方信息源后,开云见天的真相让我避免了被误导。”这种主动拨开迷雾的行为,其实是在纷繁复杂中守护独立思考的能力。

最后看个历史场景的应用。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如果当时有人劝他放下忧愁,或许会说:“先生何不开云见天,赏这江上清风?”这里既有物理空间的云开雾散,又暗含心境转变的双关意味。可见这个成语既能描述具体场景,也能承载抽象的精神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