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ì
  • èr
  • jià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ì wú èr jià

成语解释:买卖没有两种价钱,买卖公道,不欺骗人。形容社会风气好。亦作“市不二价”。

成语出处:《汉书·王莽传上》:“又奏为市无二价,官无狱讼。”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社会风气好

繁体字形:市無二價

英文翻译:sell at a fair price

市无二价的意思

市:1.做买卖的地方:开市。上市。2.城市:市区。市容。3.行政区划单位。在中国有中央直辖市、省(或自治区)辖市等。4.属于市制的(度量衡单位):市尺。5.买:市贱鬻贵。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二:1.数目。一加一的和。2.序数:一穷二白。3.两样:不二价。

价:[jià]1.价格:物价。调价。物美价廉。无价之宝。这个价可不贵。2.价值:等价交换。3.化合价的简称:氢是一价的元素。4.姓。[jie]用在某些状语的后面:成天价忙。震天价响。[jiè]称被派遣传送东西或传达事情的人。

成语评论

市无二价”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市场上没有两种价格,形容买卖公平、童叟无欺。但现实中真的能做到吗?我们不妨先看看它的出处和典型用法。

比如《后汉书》里提到“市无二价,道不拾遗”,描绘了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古代商贩若能做到明码标价、不欺瞒顾客,就会被赞为“市无二价”。这就像现在某些老字号店铺坚持“一口价”,靠诚信积累口碑。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网购平台价格透明,算不算实现了“市无二价”?其实不然。同一件商品,不同店铺常有差价——运费差异、促销策略、服务保障都是变量。这提醒我们:绝对的“无二价”难以实现,但追求公平交易的原则永不过时。

个人认为,现代商业更应关注“价值透明”而非单纯价格统一。比如某些电子产品官网定价统一,但第三方渠道会有浮动,这是市场规律的正常体现。只要不存在价格欺诈,适度的差异反而能促进市场竞争,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权。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菜市场里,土豆可能这家卖2元、那家卖2.5元。表面看是“二价”,但细究会发现品相、产地、储存成本不同。这时候“市无二价”更应理解为“按质论价”的公平,而非机械式的价格统一。

技术进步正在推动新的可能性。大数据比价软件、区块链溯源系统等工具,让价格形成机制越来越透明。或许未来某天,我们真能看到动态化的“市无二价”——同一时间、同质商品自动匹配合理价位,既保留市场活力,又守住诚信底线。

说到底,“市无二价”传递的是对公平交易的永恒追求。与其纠结字面含义,不如把握其精神内核:让诚信成为商业活动的默认选项,让消费者不必在比价中耗尽精力。这样的市场环境,或许才是这个成语在当代最生动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