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ān qióng shuǐ jué
成语解释:见“山穷水尽”。
成语出处:宋·陆游《冬夜吟》:“饥鸿病鹤自天寐,山穷水绝谁为邻。”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绝境
繁体字形:山窮水絶
英文翻译:the end of hills and rivers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穷:1.生活贫困,缺少钱财(跟“富”相对):贫穷。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2.穷尽:无穷无尽。理屈辞穷。日暮途穷。3.用尽;费尽:穷兵黩武。穷目远望。4.彻底(追究):穷究。穷追猛打。5.极为:穷凶极恶。穷奢极侈。6.表示在财力、能力方面不够条件却还勉强去做或本来不应该这样做却还要这样做:穷讲究。穷折腾。穷开心。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绝:1.断:隔绝。络绎不绝。2.穷尽;净尽;没有出路的:绝望。弹尽粮绝。绝境。3.副词。1.极:绝大多数。绝妙。2.全然;绝对:绝无其事。4.独一无二的:绝技。5.气息中止;死亡:气绝。悲痛欲绝。6.绝句:七绝。
提到“山穷水绝”,许多人会联想到绝境中的迷茫。但这个词到底怎么用?举个具体例子吧:张三徒步穿越无人区时,指南针失灵、补给耗尽,眼前只有光秃秃的山岩和干涸的河床。他苦笑道:“这下真是山穷水绝了。”这里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成语是否仅描述物理环境的困局?其实不然,它更映射了人在困境中的心理状态——当资源枯竭、办法用尽时,精神上的压迫感往往比现实更强烈。
再看另一个场景:李四的创业团队连续三个月发不出工资,投资人撤资的消息让办公室陷入死寂。有人小声说:“咱们这是走到山穷水绝的地步了吧?”这时候,成语是否带有转机暗示?有趣的是,中文成语常暗含辩证思维。就像“绝处逢生”的规律,当人们承认现状的艰难时,反而可能触发破釜沉舟的创造力。
日常对话里,这个词还能怎么用?王阿姨看着空荡荡的冰箱抱怨:“家里盐都没了,简直山穷水绝!”女儿笑着递过手机:“妈,现在买菜App半小时就送到。”这个例子引发思考:现代社会是否稀释了成语的冲击力?我认为恰恰相反,当物质困境被科技缓解后,人们更多用其形容精神层面的困顿,比如灵感枯竭时的创作者,或亲子关系僵持时的父母。
有个现象值得注意:相较于“走投无路”的绝对化表达,“山穷水绝”常带着戏剧化的自嘲意味。就像老张在麻将桌上连输十局后摆手:“今天手气山穷水绝,改日再战!”这种幽默化的使用,既缓解了尴尬,又给后续行动留有余地。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这个成语在口语中生命力旺盛——它像安全阀,让压力得以释放却不至崩溃。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成语的山水意象搭建了具象化的思维模型。当你说“山穷水绝”时,大脑激活的不只是文字意义,还有层峦叠嶂的视觉联想。这种多维度的表达,比单纯说“没办法了”更能引发共鸣。下次遇到棘手问题时,不妨试试用这个成语开启对话,或许能意外打开新的解决思路。
最后要提醒的是,语言是流动的活水。十年前形容公司危机可能用“濒临破产”,现在年轻人会说“现金流山穷水绝”。这种演变本身就在证明:困境或许永恒存在,但人类永远在创造新的表达方式与之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