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ǐ
  • èr
  • yuān
  • jiā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hǐ èr yuān jiā

成语解释:指众多的求书画者。尺二,指卷轴高度。

成语出处:宋·陶穀《清异录·文用》:“少师杨凝式书画独步,一时求画者纸轴堆叠若垣壁。少师范见则浩叹曰:‘无奈许多债主,真尺二冤家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求画者

繁体字形:尺二寃家

英文翻译:Two enemies

尺二冤家的意思

尺:[chǐ]1.市制长度单位。10寸为1尺,10尺为1丈。1尺约合33.33厘米。2.泛指量长度和画图用的器具:卷尺。丁字尺。3.像尺的东西:计算尺。[chě]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2”。

二:1.数目。一加一的和。2.序数:一穷二白。3.两样:不二价。

冤:1.冤枉;冤屈:冤情。鸣冤。申冤。含冤负屈。2.冤仇:冤家。结冤。3.上当;吃亏:花冤钱。白跑一趟,真冤!4.欺骗:你别冤人!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体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这儿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我找到营部,刚好营长不在家。4.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农家。渔家。船家。东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画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6.学术流派:儒家。法家。百家争鸣。一家之言。7.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两家下成和棋。8.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家父。家兄。9.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野”相对):家畜。家禽。家兔。家鸽。家花。10.姓。[jia]1.后缀。2.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学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成语评论

哎呦,这个「尺二冤家」的成语可真有意思!你听过没?说白了,它形容的是一种「看似对立却又互相需要」的关系,就像咱家楼下那对邻居——一个爱养花种草,另一个总嫌浇水声吵,可哪天要是搬走一个,另一个反而觉得冷清。

举个例子吧!比如职场里的小张和老王,一个性子急得像火箭,另一个慢得像蜗牛。开会时小张总嫌老王「拖后腿」,老王又吐槽小张「瞎折腾」。可你猜怎么着?公司接了个大项目,他俩愣是配合得天衣无缝。你说怪不怪?这不就是典型的「尺二冤家」嘛!

这时候肯定有人要问了:「这俩人咋不直接散伙算了?」嘿,这就是关键了!这种矛盾里藏着互补性啊!好比炒菜,盐和糖看着水火不容,但适当搭配才能出味儿。生活里这种微妙关系多了去了,你细品!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学生时代总有个「死对头」,考试排名咬得死死的。表面上互相较劲,背地里却偷偷学对方的解题思路。这种竞争压力反而让俩人都成了学霸。你看,没有「冤家」哪来的进步动力?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关系得有个度。就像吃火锅,麻和辣要平衡才过瘾,要是一方拼命加料,迟早得掀桌子。我的经验是,遇到「尺二冤家」时,不妨主动找找共同目标——比如邻居可以约法三章浇水时间,同事能明确分工节点,把对抗转化成齿轮般的协作。

说到底,「尺二冤家」这事儿吧,就跟Wi-Fi信号似的。离太近了干扰,离远了又连不上。保持适当距离,找准合作节奏,说不定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下次遇到让你头疼的「冤家」,换个角度想想:没准TA就是你人生剧本里安排好的特别配角呢?